【題目】讀王世勛的長篇小說《森林》[1] ──並論戰後諷刺文學中的食人妖魔書寫 ◎宋澤萊 0.前言: 這篇文章是用來考察80年代初期,在資本主義日益深化時,諷刺文學已經跨離了農、工、漁階層,在都市裡開始攻城掠地。此時,諷刺文學更加普及於台灣人每個角落。 同時這篇文章要指出,當戰後台灣文學裡的英雄已經死亡時,作家沒有英雄可以歌頌,只能尋找「食人妖魔」與受害的小人物來加以書寫,以延續台灣文學的生命,《森林》就是當中的典型傑作。 一、差一點就得到百萬元文學獎的小說 1982年,自立晚報社的「百萬長篇小說徵文比賽」評審的結果,被發現並沒有人得獎,亦即評審們與社方認為沒有任何參與徵文的人有資格拿走一百萬元新台幣的獎金。後來在1983年的4月卻公佈了共有3本小說進入決審,並決定出版這三本書的這件事。一本是呂則之的《海煙》;一本是黃凡的《傷心城》;一本就是王世勛的《森林》。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