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題目】秋天、冬天的藝術精神就是離壞、愁悵、空亡,不是嗎?

【題目】秋天、冬天的藝術精神就是離壞、愁悵、空亡,不是嗎?
──並論漢人的根本精神狀態
◎宋澤萊執筆
這一次,我們要來談一談秋天:悲劇與冬天:諷刺的文化精神狀態。

在秋天:悲劇的這個階段,就是「成、住、壞、空」裡的「壞」的階段。人們的精神表現就是朝著霸道、毀壞、離散、愁悵的方向運動,並且十分熟悉與憐愛敗北英雄【失敗的人物】。

在冬天:諷刺的這個階段,就是「成、住、壞、空」裡的「空」的階段。人們的精神表現就是朝著自我瓦解、自我遺棄、倫常空亡、世界末日的方向運動,此時英雄已死【反人本主義】,小人物和食人妖魔成了被注目的焦點。

由於漢人的祖先選擇了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作為他們的根本思想,2千多年以來,儒家、道家就主宰一般人民的思維。這種思想是已經頹敗了的東周的思想,恰巧就是秋天往冬天運動的思想。所以,漢人的精神狀態就相當恆定地被關閉在悲劇與諷刺的牢籠裡。也許,漢人的大部分朝代不免都有春→夏→秋→冬的精神嬗遞變動,但是秋天、冬天還是他們根本返回的精神狀態。

儒家的興起是在春秋時代的晚期,距離周公時代的春天時期太過遙遠【周公、孔子相差至少500歲】,春秋五霸的尊王攘夷的霸道文化肆虐,強烈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與輕賤女人的觀念被孔子所吸收,變成儒家思想的特色,也使得儒家思想變成非常具有緊張性、壓迫性的宗教,它的潛意識是一種朝向變壞的潛意識,尊王成了霸凌弱小的借口,雖然在幻象裡它自認自己是一種大一統的思想,但是事實上它是即將分崩離析的局面,已經站在懸崖上,面臨深淵,已經變壞了!

到了戰國時期,就全盤崩解了。天子已經滅亡,六個大國都已經獨立,並且相互爭戰,冬天的道家思想就成為顯學了。道家是一種追尋超現實世界的思想,「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成了老子畢生追求的目標。來到了莊子,更加乖張,它的齊物論,把所有的萬物【包括道】都等同起來,人與廢棄物並無兩樣,生命體與無生命體一視同仁,人本主義就喪失得一乾二淨了。這是一種空亡的世界,自我瓦解、自我遺棄的思想盛行,更勝於今天的解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這就是漢人開口閉口要爭盟爭霸的根本母體無意識,也是不斷朝像壞、空世界發展的根本思想,他們永遠想不起來西周「成」「住」的文化是什麼,所能知道的都是春秋戰國的「壞」、「空」文化。對於失敗的英雄【包括文天祥、岳飛】,最感興趣也最有心得,因為除了失敗的世界以外,他們再也想不起什麼!

底下,我們聽一首陳淑華的歌曲:滾滾紅塵。這首歌表面是漢人在談愛情這件事,卻也可以看成再談萬事萬物。當陳淑華唱到「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
這句歌詞的時候,真是精采;她把漢人的精神狀態整個都唱出來了!這就是不斷朝向毀壞的世界前進,不斷離散、毀壞的漢人精神狀態的表達。即使是愛情這種多麼堅強勇敢的感情,在漢人的眼光中,最終也是「分易分 聚難聚」。特別要注意到,寫這首歌的的人不是陳淑華小姐,而是男生羅大佑,也就是說這首歌是漢人男人的精神狀態而不只是漢人女人的精神狀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Vm3GdOd2P8

檢視次數: 508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