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Blogs
Photos
Discussions
Events
Desktop View
登入
台文戰線聯盟
0
誰領風騷?淺談畢卡索、克利及其他
由
顏雪花Catherine Yen
2009 28 10 月
"Golden Fish by Paul Klee"
"Cavalier by Marino Marini"
"Melancholy and Mystery by Chirico"
誰領風騷?淺談畢卡索、克利及其他
英國學者赫伯瑞德在1964年時,評論十九、二十世紀西洋美術變化之大,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藝術交流,二是接受異國文化(Exotic Culture),後者是指受到希臘、羅馬、歐洲宗教、貴族藝術傳統之外的「影響」,其源有七:東方文化、非洲及太平洋土著藝術、樸拙之素人(L’Art Brut)及兒童作品、史前新石器作品、南美土著藝術(墨西哥、秘魯)、紀元前古希臘及伊屈斯根(Etruscan)文化、天主教時期紀元一至五世紀的古拙作品。 以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兩位大師為例,畢卡索(1881-1973) 及保羅‧克利(1879-1940)──畢卡索在其立體主義(Cubism)時期,即深受土著藝術之影響,他盡量掘求色彩的和諧,在極度複雜的元素中產生統一的調子,以建立其純粹繪畫的面貌,這與我們在拉斯哥壁畫所見色彩的沉靜、和諧,或者在非洲土人面具、器皿、衣著紋飾所呈現原色之對比是有其關聯性的。閱讀畢卡索,知其懂得吸收別人的成就,順手捻來,任意迭變,氣派爽直,別人的精華一入其手即成為他的特色,其人機巧敏銳,他不喜讀書,不求甚解,因此解釋他藝術的書籍比一般畫家多,市場靠其盈利的也多,仿傚其畫風及為人的更多,他的畫總帶一點狂暴,彷彿用心不在於打動你,而是逼你就範,他不和你低吟,而是咆哮,他不說服,而是征服。 克利與畢卡索同屬一個時期,瑞士人,畫風偏向抽象,有時甚至整個畫面均由幾何符號組成,他在以邏輯思維取勝之包浩斯(Bauhous)美術研究院授課,一生只創作試探性小品,生前售出作品甚少,也不如同校教授出名,但他變化多端,不賣弄自己,擅用邏輯分析,綜合人性與畫面的感應,探索線條、色彩、形象,並以之呈現內在世界;他以心智推動畫筆,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揮灑,其圖案簡易,但寓意深遠,具十足文人性格。他的學識高深透達,教法條理分明,其著作至今仍為一般美術學院所採用。他年長畢卡索兩歲,對後代的影響遠甚於畢氏(註1),畫家跟隨畢卡索,則容易借用取巧,但跟隨克利則能探畫法之因,見藝術之果,更有其伸展的餘地。 提到保羅‧克利,則不能不提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他來自俄國,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除了繪畫,他還著有「藝術的精神性」一書,闡述藝術的原動力來自內在精神的需求。 克利與康丁斯基都是「藍騎士畫派」的巨匠,1910年代,幾位負有超越(驗)論調的畫家在德國成立了「藍騎士畫派」,此畫派在現代藝術史上曾大放異彩,但因為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這個畫派如曇花一現,僅在1911與1912年辦了兩次畫展,少數成員在30歲左右即因戰爭身亡,但它的成就非凡,依然值得敬仰,慕尼黑的「倫巴赫美術館」是世界上收藏「藍騎士畫派」作品最豐富齊全的地方。 「藍騎士畫派」的主要代表還有亞特倫斯基(Alexei Von Jawlensky,1864-1941)及馬爾克(Franz Marc,1880-1916),其存世作品不少。 「藍騎士畫派」屬於表現主義,講求以顏色與造型來描述作品,他們認為繪畫就是繪畫、繪畫的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禮敬上帝或歌頌自然的附屬品。他們按自己的意志來表現繪畫,因此,「藍騎士」的畫中會有藍色的馬、黃色的母牛、綠色的人、紅色的樹或者根本就只是一些光點,後來的「抽象畫派」與「超現實畫派」,多少受到此畫派的影響。至於「藍騎士」這個名稱的來由,則來自這些成員都喜歡馬也都喜歡藍色所致。 三十多年來,因個人之美術閱讀,及在藝術收藏中著力甚深並認真耕耘、研究,自然而然可以將藝術家與其作品在自己心中做出排比;以二十世紀立體主義以後之歐洲大系,傑出藝術家多如過江之鯽,我獨鍾Anselm Kiefer(基弗,德 b1945), Giorgio De Chirico(奇利珂,義 1888-1978),Lucian Freud(佛洛依德,英 1922-2008), Marino Marini(馬利尼,義 1901-1980) 及 Antoni Tapies(提比亞斯,西班牙 b1923),他們的作品是承載著文學與歷史的,由理性出發而後抒情地鋪陳。以Marino Marini 為例,他畫了許多〝騎士〞(Cavalier)系列的作品,他對那些充滿過氣的、英雄式的迷失與悲懷,相當震撼人心,其線條流暢、自省,色彩熱情、豐滿,以文學架構歷史之緬懷,在浪漫中呈現古典與現代。 此短文僅用之鼓勵、啟發有志藝術創作者走前人所不走、不肯走、不敢走之路,除了思想,以膽識為輔,破寫實、印象派長久以來之對畫壇的宰制,如保羅‧克利所言:「藝術不應倣效明而顯見之物,應當啟發目所未見者」,表現畫外之意有種種路徑的可能與重要性,在破立之間,藝術因此自由。 註1: ‧克利充滿自由、孩童般天真的符號,及音樂性的畫風深刻影響了比利時籍的藝術家 Rene Carcan; ‧作曲家 Gunther Schuller受其畫風之感動,依克利的七件作品:"Antique Harmonies","Abstract Trio","Little Blue Devil", "Twittering Machine","Arab Village","An Eeire Moment" and"Pastorale"創作出 "Seven Studies on Themes of Paul Klee"; ‧評論家 Walter Benjamin依其繪畫 "Angelus Novus "發表一論文為「歷史的哲學」; ‧在其後60年,克利充滿夢幻的作品更深深影響爵士樂作曲家Chuck Mangioni 的音樂,1968年 Chuck 在國家美術館發表的作品,旋律與歌詞充滿無限的驚喜與愉悅; ‧史坦威鋼琴於1938年為緬懷克利將音樂及視覺藝術之美的極致融合,生產了500部以克利命名的鋼 琴,知名鋼琴家霍洛維奇是其買主之一。
取消
誰領風騷?淺談畢卡索、克利及其他
由顏雪花Catherine Yen
2009 28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