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A corner of my dining table)

味香色豔說花饌

好友 Felisa 有次由新加坡返台,為我帶來一盒玫瑰花香的小圓餅,說是給我與好朋友相聚時品茗用的點心。那小圓餅的香氣宜人,入口後仍久久停留唇舌之間,令人舒暢愉悅。

東方人以花為飲食之歷史久遠,因花氣、花香最引我心曠神怡,故爾不能不談『花饌之美』。公元前十六世紀商初大臣伊尹,幼為庖人收養,所以精通烹調之術,成為政治家後,曾在朝廷中以『庖中至味』論國是,向湯王伸張自己的治世之道。他在『菜之美者』的論說中提及〝壽木之華〞;華乃古〝花〞字,此訊息透露當時人們的菜食概念是包括了植物的花的部份的。

先秦時代與食饌相關之花卉有菊花、蘭花等。《神農百草經》列菊為草中上品,認為服之輕身耐老。《楚辭》、《離騷》均提及直接以菊為食。

漢代菊花、蘭花依然為人們所偏愛,並開始以之來浸製美酒。(見《西京雜記》)

鮮花入饌在唐代的詩文中更屢見記載。魏徵之《五郊樂章‧雍和》敘述皇帝與百官在〝迎俎〞的祭禮中,以蘭花做成的佳肴和桂花釀造的美酒祭祀五方上帝。在〝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中,菊花、蘭花與芍藥等花卉更是皇家廚師展現其調鼐技藝的素材。

唐代有一式著名糕點稱〝百花糕〞,據《隋唐佳話錄》載,是女皇武則天的發明。有一年花朝節,武皇帝率宮女遊園賞花,看著爭奇鬥豔的花兒,她突發奇想,令宮女採下大量花朵,依其設計的方法,和米搗碎,蒸製成糕,即名〝百花糕〞。每逢花朝之日,她都以此香糯可口的糕點做為禮品賞賜群臣。我認為台灣的糕餅業儘可發展此方,定成熱門糕點。

話至五代,名貴的牡丹也被端上桌筵。據《廣群芳譜》載,等花凋謝,即以酥煎食之,這也是首開花饌烹調中之〝煎〞字訣。

從宋代起,味香色豔的花饌有更長足的發展,不僅花品繁多,製作方式益形豐富。東方
烹飪史上之重要食譜《山家清供》載花卉如梅花、牡丹、松花、酴醾、錦帶、梔子、荷花、桂花、菊花等均被納入可餐之列,做法有煮、蒸、煎、炸、汆,其形類含菜、飯、粥、羹、糕等令人大開眼界。

今日供庖俎、餐桌所用之半成品或調味品僅管琳琅滿目,但鮮花製作之飲食花露仍較少見,花饌食用哲學在於優雅、情趣、品賞、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情懷,多了這份清雅,食之有品矣!

檢視次數: 313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