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臺風雜記》第4輯4篇白話翻譯:重師道、背誦、男女有別、婦眼無字

【題目】《臺風雜記》第4輯4篇白話翻譯:重師道、背誦、男女有別、婦眼無字

◎佐倉孫三原著‧宋澤萊譯

■底下正文是佐倉孫三本人所寫,在正文底下所附的【評曰】或【又曰】的短評則由當時佐倉孫三的文友們所寫,共計有橋本矯堂、細田劍堂、山田濟齊之以及台灣新報記者臺人某氏,至於到底是哪位文友所寫,我們無法得知。而白話翻譯的【譯者評論】則是由如今的譯者宋澤萊所寫。

■4篇宋澤萊白話翻譯

1.重師道
臺灣這地方,是清朝在南方所開闢的一塊新土地。移居到這裡的人,若不是商家,就是農人、工人、漁夫或樵夫。所以學校私塾的數目不很多。但是有資財產的人家,大抵會聘請老師來教育子女,老師就被稱為「先生」,對老師頗為殷勤。老師與弟子之間的情誼,是可取的;不像我們日本人的風俗日漸頹廢,老師與弟子之間的情誼逐漸有如路人。
【評曰】求學問的方法無他,在於能尊師重道。只要稍微有輕視老師的風氣,即使讀遍萬卷書又有何益呢?

【譯者評論】

近代的教學是由以「老師為中心」慢慢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只要轉向新式教育,老師的權威就漸漸淡薄。當時佐倉孫三等人認為臺灣傳統教育的「重師道」比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較不重師道」要好,這是不必然正確的,只能代表他們的一番「思古之幽情」罷了。當臺灣人慢慢也採行西式教育之後,所謂的「重師道」也將要改觀了!

2.背誦
臺灣秀才對兒童受課,專門使兒童能親口背誦起來,所以受課時不用讀本。所以兒童倚著書桌讀書,稍微熟悉時就用口背誦起來,隨讀隨背,終於能大大熟悉通達,養成習性,直到壯年老年還不忘記。他們都能聲韻、吟誦、酬唱,這都是從小就養成的。
【評曰】日本人讀書稍微熟悉時,就蓋住課本用口念誦章句,叫作「背誦」,其實是不知道真正背誦的道理。俗諺說:「百聞不如一見,大概就是這樣。」

【譯者評論】有關於「背誦」這種教學法,只能使用在昔日古文教育,因為教材少,比較少科學類書籍,當然用背誦的教學法就可以應付了。不過,在新式教育裡就完全不行了,因為科目多,教材也多,科學類書籍不少,背也背不起來,背誦的教學法當然就讓位給「理解為上」的教學法了。

3.男女有別
臺島的風俗可以稱揚的不少。當諸最可以稱讚的,就是男女之間,分劃有別,頗有古代的風尚。大概來說,男人在外忙碌於營生,婦女在家裡就裁縫衣服、煮食,都細心經營。夫婦之間之間,平常雙方肅然如同調好的琴瑟,不曾有相互的調戲或淫語,不曾有相互的紛爭或憤怒,各人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相互侵犯。所以家道就日漸滋盛、子女能夠養育有成,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比較一些男女無別,夫妻隨便在街上調戲,恬然不知恥的國度,之間的差異是何其大啊!
【評曰】美好的風俗令人欽佩。

【譯者評論】在這篇正文裡,佐倉孫三描述了臺灣夫婦相敬如賓的一般現象,應該是真實的。但是他據此批評了世上的「恬然不知恥的國度」是不很恰當的!所謂這些「國度」可能是指西洋國家與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該知道,當時臺灣西化的尺度很小,社會還處在封建的狀態下,才能保持這種男女有別的夫婦現象;但是一旦西化之後,就不可能如此了,因為西洋風尚並不如此。佐倉孫三的批評反映了他西化觀念的有限性。當時來台的日本漢文家多半是「中﹝日﹞體西用」觀念的人,他們固然一面學習西化,但是對西洋的文化仍然有很大的顧忌,仍希望在某些慣習上維持傳統。

4.婦眼無字
臺灣比較有學問的人,大抵都是進士、秀才之類的人。至於小百姓,那就目不識丁了。我剛開始以為臺灣人承續古代聖賢所遺留下來的文學,文章豐富是昭然可知的;後來才知道能懂文字的人甚少,甚至不能寫姓名的也有。男人尚且如此,至於婦女那就得把日用書信以及家庭帳簿之類的東西都委託男人來處理,婦女甚至都不能偷看。我感到奇怪,就問台灣人為什麼使得富女變成這樣。當地人就說:「婦女是家門裡的人,裁縫、煮飯之外就無所用了,何必學習無用的文字呢?」因此我認為臺灣婦女不識字,是不教導她們所導致的罪過。提到日本人不能認識很多文字的人無數,但是一般來說男女到七、八歲大抵都學習過寫字,所以不能寫姓名的人很稀少。何況近來文運昌隆,在山邊水涯的偏僻地方,還能聽到朗讀書本的聲音;馬伕或走卒之中,還有能讀報紙談論談時事的人。至於婦女教育也日漸進步,都畢業於小學,不識一字的人寥若星辰。當中最優秀的女性,有的能設帳教授學生,有的能提筆寫書,甚至能自成一家的學者也有。設使台灣婦女聽到這種情況,一定懷疑而難以相信!
【評曰】我日本從前的女性教育情況,就像現在台灣的婦女,在家庭裡都專門做裁縫、煮飯,不過問外面的事。近年來女性教育理論興起,學藝凌駕男性的婦女連續輩出,有女學校、有女教師,穿著褲子靴子,闊步在街上的女性前後相續。這可以說是太平盛世中的美事了!

【譯者評論】臺灣在清治與情治以前,女性有學校教育機會大概都與西洋人來台設立教會學校有關。1636年,傳教士在臺南新港社創設學校,以羅馬字拼音教導原住民寫字,目的在傳播基督教教理。學校除了招收男性外,也招收了60名女性。後來女性受教者擴增,在中南部20個村莊裡,教會學校都有女學生,包括貓而干、阿束社分別有128、96名女性能讀書寫字。1659年,荷蘭當局統計當時熟諳基督教理者,女性有2746人,男性則為2592人,女性成績尚且優於男性。在明鄭與清領時期,正式的教育就改變了,學生都是男性,女性只能在家接受家庭教育,讀的是《女倫語》、《女孝經》之類的小書籍。這種情形必須等到1884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在台北創立「淡水女學堂」,及1887年英國傳教士在臺南設立「新樓女學校」後,才又有女學校。這些念書的女性在全民中可以說鳳毛麟角,微不足道;所以佐倉孫三等人說日治初期臺灣「婦眼無字」幾乎是正確的。這種情況必須等到日治時代來臨才又慢慢改善。日本領臺之初,隨著新式教育制度建立,女子教育正式納入學制系統。1896年各地「國語傳習所設立」時,同時招收男女生就讀;翌年4月「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設立,可說是臺灣女子教育制度建立的標竿。至日本領臺後10年,臺灣學齡女童的就學率是2-3%。自1920年代起,臺灣女性就學的風氣越來越盛,到終戰前夕,女子初等教育的學齡兒童就學率已達到60%,相當可觀。

■4篇佐倉孫三原文言文

1.重師道
臺灣者,南清之新開地。移居者,皆非商賈,則農工漁樵。是以庠序學房之數,不為甚多。然有資力者,大抵聘師教育子女,稱曰「先生」,頗極慇勤。師弟之情,亦有一種可掬者;不似我俗日頹廢,師弟之情漸如路人。
評曰:學問之要無他,在重師道。既微有輕師之風,讀書萬卷將何益?

2.背誦
秀才授書於兒童,專使口誦之,不用讀本。是以兒童憑几讀書,稍熟則更背書口誦之,隨讀隨背,終大熟達,習成性,至壯老而不遺忘。其暗韻法吶嗟應酬者,養成然也。
評曰:邦人讀書稍熟,則掩卷而口誦章句者,名曰「背誦」是未知真背誦之理也。諺云:一見優於百聞,蓋是矣。

3.男女有別
本島風俗可觀者不鮮。其最可稱者,男女間畫然有別,頗存古國之風。蓋男子營營勵生業,婦女則裁衣、炊食,細心經理。兩者之間,肅然如調琴瑟,未嘗相媟戲淫語、未嘗相紛爭誼怒,各守其畛域,不相逾侵。是以家道日滋殖、子女月育成,以稟天倫之樂事。比之彼男女無別,街上媟戲、恬然不憚者,其懸隔果何如耶!
評曰:美風可欽。

4.婦眼無字
島民有學藝者,大抵進士、秀才之類。至小民,則眼中無一丁字。余始謂臺人承聖賢文學之遺流,文字富贍可知耳;而知文字者甚鮮,不能書姓名者亦有焉。男子且然。至婦女則日用文信及家政帳簿類一切成於男子之手,婦女則不能窺之。余怪而問之。土人曰:「婦女是門內之人,裁縫、炊飯之外無所用,豈學無用文字乎」?於是余以為臺婦無字,則不教之罪也。我日東不知文字者何限,然男女至七、八歲大抵習字讀書,是以不能記姓名者殆稀。況近時文運隆旺,山阻水涯,猶聽咿晤之聲;馬伕走卒,猶有讀新紙談事者。而婦女教育亦漸進步,皆卒業於小學,眼無一丁者寥寥如晨星。其最秀傑者,或垂帷教生徒,或操觚著書、蔚然成家者,亦有焉。使臺婦聞之,即其或疑而不信乎!
評曰:我邦昔時之教育,亦猶臺人婦女,在家專事裁縫、炊飯,不顧外事。近來女子教育之論盛起,學藝凌須眉者續續輩出,曰某女學校、曰某女教師,著褲穿靴,闊步街上者項背相望。是亦昭代之美事也哉!


 

檢視次數: 784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