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評李秀的童詩〈天佮地〉﹝一﹞

評李秀的童詩〈天佮地〉﹝一﹞

【原台語詩】天佮地

一片清氣藍白分明的天

嘛是一幅有夠精彩的圖

阿媽的白頭毛

阿公的薰嘴仔

阿姐芭蕾舞的

小弟噗噗跳的木馬

攏總懸懸掛佇天頂遐

天色漸漸暗落來啦

阿媽的白頭毛套散落來矣

阿公的薰嘴仔騰出團團的圓圈仔

阿姐直跤尾舞來舞去攏舞袂煞

小弟木馬騎著一直噗噗

有夠鬧熱的天頂面

日頭落山! 月娘出來!

阿媽的包仔頭捋好矣

阿公共薰嘴仔收起來

阿姐共嫷舞衫脫落來

小弟的木馬四肢無力

阿母出豐沛的暗頓

逐家拍開溫柔的暝燈

厝內的人佮厝外的天

交接一片四是的天地

0. 回到本真的世界

李秀最近要出版他的童詩了。

這本童詩本來用北京語書寫,也曾經翻譯成英語在北美的刊物登過。不論以北京語發表或用英語發表,都獲得了高度的評價。如今她將這些詩翻譯成台語,準備以台語問世。

台灣人寫詩,只要他本人還能聽說幾句台語,不論用何種語言書寫,多少都會受制於他的母語,在字裏行間都會散發出母語的味道,老一輩的作家﹝日治時代成長過來的作家﹞甚至認為:台灣人寫北京語的文章事實上是另一種翻譯,因為作家先用台語在內心思考了一遍,再用北京語表現出來。我認為年輕的一代的作家也許不會有這麼嚴重的翻譯過程,但是受制於母語是不爭的事實,那就是為什麼6070年代的鄉土文學裡,黃春明、王禎和的小說會使用那麼多台語辭彙的原因。

因此,李秀的這些台語詩,我們不能單純地將它當成北京語詩的翻譯,應該說是一種還原,以台語來恢復其本來的面目罷了;換句話說他的這些台語童詩,在語言上恢復到了母語的本真世界去了。

同時,這是一本童詩,是非常特別的一種詩。大致上童詩的創作,不能說是大人模仿小孩子在寫作。所謂的「模仿」應該說是我們和描寫的對象在經驗上完全分離、陌生,再依我們的主觀認定,仿同那個對象來做表現,比如說模仿一只白鶴,展開亮翅的身段;或者是摹仿一只百靈鳥,展開我們千迴百折的歌喉,才真真正正叫做「模仿」,關鍵是我們本來「不在其內」。但是寫童詩不同,因為我們都曾經當過兒童,我們對小時候的人生曾有過種種的經驗、覺察、感受、記憶,我們只不過又一度驅遣我們自己,返回原來有過的世界在那裏進行創作。我們把自己拉回到童年的世界裡去了,再度感受那個世界的形形色色,再進行書寫。那個世界本來就離我們很近,甚至不到咫尺之遙,只要伸手之間就可以摸到,有時實在太接近了,即使不是寫童詩,還是免不了受到他們巨大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觀看超現實主義畫家夏卡爾﹝Марк Шага́л﹝白俄羅斯語﹞,18871985和盧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的作品,會發現他們的畫接近兒童畫的原因。童詩的創作者事實上是將自己再度拉回到一個童年本真的世界,也就是說「在其內」,在那裡從事的一種創作。

所以,李秀的童詩既是在語言上恢復了其本真,同時也在生命上恢復了其本真,以之來進行她的創作,這是李秀個人向著其本真的工作,是恢復雙重本真的一場運動。

.天、地、人的三重世界

首先我們談題目:

這首詩的題目是:天佮地,意思是天和地,即是天空和地面

詩人為什麼要使用這個乍看十分平凡的題目。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因為它的單純性。這是一首童詩,是寫孩童對自身以外的世界感覺。就小孩子而言,它的世界不可能像大人一樣的複雜。我們大人通常會將周遭分成八荒,甚至是剖析成360個向度,以之確定自己存在的方位以及自己變化多端的視野,這是因為我們的理智發達。然而,小孩不可能如此,它有它一定的理性程度。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理性,它能分清楚高下,並使自己的視野達到他所認知的盡處,那就是天空和和地面,並停留在那個盡處﹝因為在盡處之外,小孩就不知道那是什麼﹞,而在那盡處做種種的夢想。也可以說,天和地就是小孩視野和思想的極盡處,以之做為小孩整個視野的概括。所以詩人用了這個題目,使詩的範圍有所規定,避免了內容的無限性和漂泊性。詩人擺明告訴我們,她就只是寫小孩對天空和地面的感覺。

第二個就是,詩人用天和地這種小孩的極盡視野,暗示她是在寫小孩的一個完整的封藏世界。天地的交接,形成了一個圓球體﹝最起碼是半個圓球﹞,在這個世界裡,小孩有他一己的世界,是我們很難介入和改變的。那是小孩的一切,不被奪取,也不會流失,是完整完滿的。詩人先暗示,這是一個完滿的世界,然後再為我們揭蔽。

第三個是,事實上,在天和地之間,還有一個小孩的自我存在。這個小孩以心靈自由的吸收了天地於自身的存在裡面。他以小孩為圓心,將天和地納入於心中,形成一個太一,變成另一個母親的胎盤或子宮,自從它離開母親以後,它對母親的肚腹還有一種印象,那是它可以安然酣睡的地方。現在,它依然嚮往,因此,就構築另一個肚腹,使它能夠安心地休息。所以,詩人暗指,這是一個小孩的另一個母腹,是它在世的居所,以之它可以安然棲居。

第四個是,假如我們不知道大人的世界,也就不知道什麼是小孩的世界,它們形成一個相對性的結構,彼此召喚。因此,詩人寫詩的目的,在於告訴我們,小孩的世界與我們大人的世界存在著多少的距離,在這個距離裡,大人所得到的不會只是光榮或驕傲,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喪失。我們喪失了母親的子宮、保障、安全,也喪失了小孩的太一世界,我們流落四方,無家可歸。詩人以這種距離,召喚我們曾經失去的,帶來無邊的惆悵和嚮往。,因此,這首詩就不再是一首童詩,而是每個大人紓解他的鄉愁和傷慟的一首詩。

實際上,從詩人的題目看來可能有更多的內涵或歧義﹝Ambiguity,但是我們希望在這裡就打住不談。底下我們要來看看有關本詩的內容和詩人的修辭手段。【待續】

檢視次數: 705

胡長松在11:22am對2010 四月 13的評論
實在是對讀者真有幫助的詩評,相信對普遍的詩創作者嘛真有幫助。
宋澤萊在6:48pm對2010 四月 13的評論
現在的心境實在不適合寫評論,時間也有相對有限,只能隔一、兩天寫一次,勉強自己來寫,但是因為欠了李秀這篇評論很久,不寫也不行,希望幾天之後能寫完整。
這次用海德格的存在主義理論來寫,應該會有一些新的洞見和觀點。
胡長松在12:39am對2010 四月 14的評論
期待宋老師續落的評文。最近感覺存在主義的文學評論時常出現深刻的觀點,對創作本身嘛有幫贊。假若海德格佇現此時文學界傷少人講,阿齊克果佮雅斯培的有神論存在主義佮沙特比起來,佇台灣受著的關心嘛傷少。你幾冬前寫的無感覺主義詩內面的主角可能是存在主義的約伯原型,這是重讀你的詩佮看你幾工前講著「齊克果」雄雄想著的。
宋澤萊在11:25pm對2010 四月 14的評論
長松平安:
海德格而在晚期的思想裏,展開了對科技現代世界的批判,想要使人回到自然之中。所謂的「自然」就是他所說的「真正的存有」,就是「真理」。
他認為人類本來也是自然的一部份,棲居於大地之上。但是人總不以為他是如此,他一直突出自己,自認是大自然的處理者。因此,當自然不能滿足他時,就以各種方式去處裡自然,甚至挑戰他、壓迫她、摧毀她。將萊因河的流水阻斷,使之水位上升,又迫使它激射而下,推動渦輪,生產電力。如此,又不足夠,再以人類的意志,開山闢路,架設電纜電線,強迫電力輸送千哩,抵達家中。在大地上,所呈現的都是科技的意志,只是人的意志,再也沒有其他的存在。人就陷身在虛假的存有﹝意志、理性的世界﹞中,忘記了真正的存有﹝自然、真理﹞。
他晚期都是這種批判,和前期有所不同。
人既然盲目屈從理性、意志、科技,就喪失了對自然本來的觀照,所得的世界認知,都是一偏之見,人也無法返回自然懷抱之中,終致產生了孤立、焦慮、不安,變成無家可歸,流落四方的人,成為不善於棲居﹝安頓自身﹞的生靈,十足可歎。
那麼,人怎樣才能返回真正的棲居呢?懂得安身立命之道呢?
海德格在晚期也開始介入了藝術和詩的探討,他指出一個返本歸原之道,就是指示人必須要能夠「詩意般地棲居」。
那麼,「詩意般的棲居」又是什麼呢?這裡指的詩意不是浪漫的詩意,而是形而上的一種思考﹝知道、思想﹞。思考什麼呢?那就人在觀看眼前的萬物時,能讓諸神﹝註:海德格是一個泛神論者﹞臨在、將人還原為原來的人、天還原為原來的天、地還原為原來的地。在一次觀照下,將萬物所呈露的神、人、天、地四種特質都攬抱過來,人就棲居在這四重性中,達到了詩意的一種棲居,也就是來到真正的存有裡面安身立命。
可是,一般人不能夠做到這種關照,因為他們的觀照被理性、意志、科技遮蔽了。只有一種人能夠,那就是詩人。因為詩人總是能夠為神聖的東西命名。那什麼又是「神聖的東西」呢?那就是事物的本質。什麼又是「事物的本質」呢?那就是自然。什麼又是「自然」呢?那就是純粹的存在。什麼又是「純粹的存在」?那就是能「宿含神人天地四重性的存有」,也就是「真正的棲居」,也就是「詩意般的棲居」。海德格又有一大堆的名詞,來指稱這種「詩意般的棲居」,比如說「無蔽狀態」「純然體驗」「存在的家園」「一」「道」「無﹝不是空無﹞」「澄名之境」「光亮本身」……多得我都不想說了。總之,用「自然」這個名詞最能夠讓人明白。
因此,詩人就是最能和大自然打交道,進入無蔽狀態的人,它應該率先引導眾生,讓眾生都懂得真正的棲居,告別無家可歸的悲劇。而歸結來說,詩作品就是最有效的引導。因為詩就是詩人的語言,當詩完成,詩人離去﹝海德格說詩完成時,詩人即行死去﹞,語言就會展開「神人天地的四重性」,為觀看的讀者揭蔽,呈露澄明之境。當然不是每一首詩都能夠,必須要像賀德靈那種詩人的詩才能夠,里爾克都還不太能夠。可見海德格的所謂「詩人」「詩意」「詩」的標準都很高。不過,海德格也認為不只詩才有詩意,繪畫、雕刻、音樂都是詩,都有詩意,儘管他們的藝術形式不同,但是本質都是一種語言,都是詩,只是詩比較純粹而已。可見,詩意還不見得很難找到。
這麼說來,海德格後期的哲學其實就是教人返回大自然的一種哲學,因為科技只見理性和意志,把神、人、天、地都放逐了,實在是太偏頗,卻是當前世界的實相。
海德格這種思想,在西方人的眼光中可能是相當高竿的,因為西方人很少這麼想過。不過在東方人的我們看來,卻不怎麼高明。因為我們知道,假如海德格
還能活得更久,下一步應該就是進入道家、禪宗或印度哲學那種物我合一的渾沌世界,去體會太一世界的況味。我在70年代末期開始參禪,就覺得海德格的思想很不到家,因為他彷彿都在做參禪的準備工作,離實際的禪境或老莊的境界還很遠。當時,我已經看膩了鈴木大拙的禪書,正預備要到聖嚴法師的禪堂去打禪七,有一本日本曹洞宗大師安谷白雲的《禪門三柱》,揭露天、地、人合一的可能性,使我希望無窮。我覺得海德格還在門外,只是了解自然之道的皮毛而已,當時我正要越過30歲。
在所有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裡面,我覺得亞斯培最好,他實際上是個有神論者,瞭解基督和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他的存在主義直指核心,提倡超越人和上帝之間的一條鴻溝,免除人的孤島性存在,結束人的悲劇,這才是根本洞見,這是海德格所不懂得的,因為他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徒。卡謬和沙特也不錯,他們實際上抵抗過希特勒,把存在主義和行動聯合起來,尤其是卡謬的「抵抗、反叛、死亡」的哲學,蘊含基督教的犧牲精神,高舉為存在而奮鬥的勇氣,解決了存在的悲劇,更是令人佩服。反而是海德格的哲學,提倡一種渾沌的理論,叫人進入無為之中,最後必然使人朝著東方式的隱居苟活的世界中前進,使人成為印度教方式或是比丘方式的存在,這是一種退步,即是另一種死亡。這是海德格所不能懂得的,只有身居東方文化裡的我們可以體會。
科技文明固然不很好,但是只要節制它、規範它,就能趨於良好,更何況更大的科技災難都需要科技來解決,一放棄科技,必帶來人類更大的混亂和災害。
其實,當前「科技意志」和「權力意志」還不見得是人類悲劇的根本原因,人類真正的悲劇源頭應該是叔本華所發現的「生殖意志﹝拚命繁殖人口﹞」和佛洛伊德發現的「享樂原則﹝拚命耗損資源﹞」,在這兩種意志下,人類才進入永無止境的大自然掠奪和人為戰爭之中,我們才覺得真正的莫可奈何,這也是2600年前釋迦牟尼的真正洞見。只找科技麻煩的海德格也只是見皮不見骨的哲學家而已。
雖然這麼批評海德格,但是他的詩意哲學還蠻有味道的,帶來休息、避世的清涼滋味,值得玩味。我見到李秀的詩〈天合地〉也有這種況味,就聊借他的理論來寫一寫。
胡長松在12:37am對2010 四月 16的評論
宋老師平安:你點出了我最懵懂的那個關鍵。我猛然地察覺,海德格的「世界-內-存有」和亞斯培的「狀況-內-存有」表面近在咫尺,而實際差之千里。海德格將關注投向了主體和世界的關係,你提到的「棲居」與梵天大我的趣味,和這個傾向有關吧!亞斯培的「狀況-內-存有」的存在觀,更具體地關心著個體自我獨特之存在、限制與超越,是對孤獨的自我的福音啊!
 
關注「世界」、「整體」的傾向和關注「自我」、「個體差異」的傾向,在當代思想激烈地衝撞著,前者常常是法西斯與獨裁的溫床,後者則常是民主與創意的根基,甚至導向更好的整體發展,這是非常吊詭的現象,從這裡,似乎也劃分了兩個壁壘分明的思想國度..... 亞斯培說:「『神』在人的自我性中,透過人的『自由』而發言。並且不自外來,而自內發。」這句話讓我異常感動。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