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densation Cube by Hans Haacke)
淺談漢斯‧哈克及其文化探索
漢斯‧哈克1936年生於德國科隆,1956-1960年間就讀於德國卡薩爾的Staatliche Werkakademie,是知名且具影響力的英國版畫家Stanley William Hayter的學生,. 1961至1962年,他拿Fulbright的獎助就讀於美國費城的Temple大學的泰勒(Tyler)藝術學院. 從1967至2002年哈克一直在紐約市的庫柏聯盟(Cooper Union)擔任教授。他的作品一向引發藝術界、商業界、甚至政治界的討論,在當代藝術的論述中,哈克常被稱為政治性藝術家和觀念性藝術家,而其作品因爭議性而始終未曾進入國際藝壇的主流。自從紐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在1971年取消哈克預定的個展之後,其展覽機會就僅限於大學美術館和商業畫廊,且一直處於藝術市場的邊緣位置,這種情況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才逐漸改觀,由倫敦泰德畫廊(The Tate Gallery)、紐約新當代美術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陸續為哈克舉辦回顧展。哈克曾和韓裔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一同代表德國參加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共同獲得金獅獎的榮譽,在備受國際藝術界的肯定和尊重之餘,至今仍僅有少數歐美首要美術館典藏其作品,這是他必須藉助教職為生的主要原因。他大量揭發財團與政府間的醜聞,以及財團藉助購藏藝術品行人力、人權剝削,擴大個人金元王國,與政治勢力掛勾行不益的政治勾當等等:
(1)作品「衛生」(Sanitation),即批評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壓制言論自由的行徑,此成為2000年惠特尼雙年展的頭條醜聞。
(2)1984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Mobil)威脅英國泰德畫廊不得發行哈克的展覽圖錄,否則將以違反其公司權益之罪名告上法庭,因哈克揭發美孚支持種族隔離的南非政府。
(3)1990年,美國煙草公司菲力普‧摩里斯(Philip Morris)也曾以法律行動威脅幫哈克舉辦個展的紐約韋伯畫廊(John Weber Gallery),因哈克的作品將摩里斯的政治獻金予以曝光,且這些公司藉由贊助藝術以洗刷污名的動機也遭到質疑。
(4)哈克在其攝影作品《1971年5月1日夏普斯基家族曼哈頓房地產持有:真實時間的社會系統》中以地圖、142張照片、標示卡、圖表,呈現長期研究市政府檔案的成果,指出夏普斯基集團為曼哈頓房地產主要的地下操盤手,違法壟斷哈林區和下東區的房屋租售,並與77家企業掛勾牟利,此作品遭古根漢美術館館長梅瑟(Thomas Messer)認為過於明確點名現實中的具體人物和企業,違背藝術的曖昧性及普遍原則,而要求哈克撤銷該作。
(5)哈克在1970年紐約現代美術館的國際聯展「資訊」(Information)中,對展前美國總統尼克森下令軍隊轟炸宣告中立的高棉之舉,表示意見;他的問題是「洛克斐勒州長並無譴責尼克森總統的中南半島政策,這會是你在十一月不投票給他的原因之一嗎?」;此其時,屬於共和黨的洛克斐勒州長的家族在現代美術館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David Rockefeller後又繼任董事會主席。這個展覽顯然是讓他相當難堪,而此展覽也被部分藝術界認為泛政治化。
(6)1981年的《巧克力大師》(The Chocolate Master)是探索藝術贊助的商業利益,進一步運用「企業風格」,以照片、文字、廣告與產品包裝的現成物構成七組雙聯畫,揭露巧克力大亨路德維(Peter Ludwig)的藝術投資與巧克力王國的內幕。路德維本身具藝術史博士學位,深諳藝術的商業價值與公關效益,1950年代起即大量收藏新表現主義、普普、照相寫實的作品及東德的社會主義寫實繪畫,並擔任德國與美國多家美術館採購委員會的成員,與官方共同創辦路德維美術館與基金會,他靠財力與政商關係所形成的文化霸權,長期以來被不少知識份子、藝術家、美術館人員批評圍剿。他是位很有野心的收藏家,其另一個眾所皆知的身分是跨國巧克力孟翰(Monheim)集團的總裁,這個由妻子世家接手的龐大資產旗下包括Regent、Van Houten、Lindt、Trumpf等知名品牌,行銷歐美與亞洲各地。
哈克在每一組雙聯畫的左邊書寫德維的藝術投資策略,包括以永久借展方式來免除財產稅、藉由捐贈藝術品逃避35%遺產稅及使年收入之10%免課稅、或以大量收藏品影響國際藝術市場、以基金會名義要求政府撥款補助等,用意皆在增加個人財產以及在德國政商界壯大聲勢的籌碼。在右側的部分,披露巧克力集團的資金、產量、併購過程、行銷管道,並強調工廠危害員工健康的情況,宿舍品質、福利政策、工資低於法定標準。同時,哈克指出在路德維擴張企業版圖的過程中,為了鞏固新開發的生意關係,往往連帶著借出藝術品在當地展覽,利用藝術做潤滑劑(lubricate)的公關(PR)角色。自60年代起日漸式微的繪畫市場在80年代復出,掀起藝術市場的熱潮,路德維與上奇廣告公司皆是重要的收藏家與操盤手,他們炒作價格然後再將收藏品高價出售予美術館和畫廊。
(7) 作品《馬內─計畫’74》(Manet-PROJEKT ’74)被應邀在哈克的家鄉科隆展出,為了慶祝瓦拉芙理查茲美術館150週年館慶,特別主辦這項國際展覽,祭出「藝術終究是藝術」的口號,並發行介紹新近典藏的小冊子。該館在八年之前曾透過美術館之友協會的主席亞伯斯(Hermann J. Abs)購得馬內的油畫《蘆筍》。哈克向館方提出新作計畫,希望將馬內的《蘆筍》放在一間獨立的展廳,他將以圖文呈現「多年以來擁有此畫的收藏者的社會與經濟地位以及所購買的價格」。一般藝術史學者或拍賣公司會提供並追蹤作品的來歷(provenance)以作為鑑定作品真偽的參考依據,而哈克的重心是放在作品完成的後續生命,探討其保存、轉手及被賦予的藝術與經濟價值,以及收藏者的生平背景。哈克透過十幅圖文檔案,文字敘述和收藏者的肖像將大量挖掘整理的資訊傳達給觀眾,呈現一段文化政治的歷史。大家由作品中除了瞭解馬內的生平大事,也瞭解此作品完成後的第一位收藏者Charles Ephrussi是付了一千法郎給馬內,比定價多花了兩百法郎,Charles Ephrussi是銀行家,在巴黎文化圈享有盛名,舉辦許多展覽和音樂會。二十年之後《蘆筍》轉賣給巴黎畫商Alexandre Rosenberg,隨後出售給德國著名的畫商與藝術出版商Paul Cassirer,從此以後《蘆筍》一畫一直留在德國。柏林印象派畫家Max Liebermann後來以24300馬克購得畫作,哈克簡介Max Librtmsnn的繪畫成就,也提及其猶太家庭在1933年遭到納粹的迫害。Liebermann的女兒Käthe Riezler和外孫女Maria White繼承《蘆筍》直到1968年,兩人的丈夫均任大學教授,後移民紐約。1968年透過美術館之友協會主席亞伯斯的穿針引線,瓦拉芙理查茲美術館得到贊助,以136萬馬克正式購得《蘆筍》。在這三十五年之間畫價飆漲了55倍。而故事的重點在亞伯斯的特殊身分和經歷,使得哈克展出的計畫遭到館方封殺。亞伯斯走紅於納粹時期的政壇,擔任超過五十個政府經濟部門的委員會與企業、銀行的董事會,其呼風喚雨的政經勢力擴及到文化界,在戰後被封為地下文化部長,由於他曾主管的德國銀行(Deutsche Bank)擅將猶太人的資產沒收充公(即所謂的”亞利安化”),亞伯斯成為美國政府禁止進入美國的黑名單人士。美術館反對哈克將亞伯斯生平事蹟曝光,深恐美術館和亞伯斯的形象受到負面影響,在從未見到作品的情況之下,便斷然拒絕哈克的展出。此舉使受邀在「計劃’74」的其他藝術家群起抗議。
哈克所批判的議題始終尖銳地在人權、階級、種族、性別等層面做深入的探討,並提供清新的藝術語言,讓身陷困境的知識份子得以擁有希望和創意地抗拒所有象徵性的壓制。文化政治是後現代的焦點論述,涉及層面寬廣,在此議題上,哈克始終犀利地傳達對於文化政治的洞察與批判。傅柯亦曾說過一個國家應以微觀政治的角度對權力的延伸做思考及細微的分析,這說明了文化並非隔絕政治的現實,也非僅止於「再現」真實生活中的權力關係,而是讓我們體現到文化領域不僅受到政治與經濟力量的影響,文化領域本身亦能獲取、掌握及表現權力關係,這才是文化政治的真正意涵。 哈克在長期受到藝術評論與市場或美術館忽視的困境下,仍奮鬥不懈地挑戰禁忌與權威,充滿高昂的意志又認真深刻地揭穿事物的假象,在財團—>政府—>財團或美術館之間的運作與循環裡,財團假藝術收藏之名,實則操縱市場或行保護自己的偽善之舉的種種內幕,在以上所陳述不到十分之一的作品與行動中,哈克捨我其誰的行為,在1970-2010年代的四十年間,他的道德勇氣,以精湛的文字、圖像形式向著天地揭櫫隱然操縱於文化中的政治策略與行為,以及意圖喚醒文化、藝術圈的自省與改革,他在文化與藝術史上將是一個永遠被討論及被敬重的對象。
Hans Haacke at Paula Cooper, New York (Jan. 2008)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