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少許灰燼」─寫達利、羅卡與布紐爾(Little Ashes)

(Apparition of a face and fruits dish on the beach, 1938)

(Still life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1927)


「少許灰燼」─寫達利、羅卡與布紐爾

1922年,當畫家達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導演路易士‧布紐爾(Luis Bunuel 1900-1983) 與詩人加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 相遇的那一刻,天才的能量終於肆無忌憚地迸發而出,藝術也因此變得不一樣。

一部由導演保羅‧莫里森(Paul Morrison)拍攝並即將發行的電影「少許灰燼」(Little Ashes),英文片名即取自達利的一幅畫作“Little Ashes”,在台灣發行的片名則變成較具聳動性的“達利和他的情人們”,此影片八月將在台灣放映。

至於達利與羅卡,他們的情誼更是濃得化不開,從他們的往來信件,互稱對方“Sabastine”(塞巴斯蒂安),即可知他們之間同性戀的情份。

達利是西班牙卡達蘭之超現實藝術家,其繪畫深受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影響。他最有名的畫作“記憶的堅持”(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完成於1931年。其多元的藝術天份除繪畫之外,在電影、雕刻、攝影方面亦充份展現。

達利是一個充滿幻想及桀驁不馴的人,他曾有些名言:「有件事在這世界上是永遠不足的,那就是缺少〝憤怒者〞」。「不敬畏完美,你則永難臻其境」。「知識缺乏野心,正如同缺翼之鳥一般」;其怪異的行為表現往往比他的畫作更吸引外人的目光。他一生實驗過立體(Cubism)、超現實(Surrealism)、達達(DaDa)及象徵(Symbolism)畫派,是一位極度聰明、多變及勇於超越自己的畫家。

1926年,達利在法國遇見畢卡索,早前,畢卡索已由米羅(Johnn Miro)口中得知這位具才華的畫家;達利後來嘗試新的創作方式,許多作品深受畢卡索與米羅的影響。

1929年,達利與 路易士‧布紐爾完成影片「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這也是依據達利在1928年所畫之”Un Chien Andalou” 完成的,並且幫布紐爾寫劇本。達利於同年八月遇到他心中的缪斯─卡拉(Gala),婚後,對外經常談起自己如何深愛妻子,然而,他與羅卡的情誼則鮮少被提及。達利曾受羅卡的鼓勵,企圖走上文學之路,他寫過一本純小說 "pure novel",這也是他生平唯一的文學作品,他形容這本小說,是描寫1930年代沒落貴族浮誇的敗德生活。

在達利1920年代的繪畫中,有不少作品隱藏著羅卡的影子,他們曾兩次想建立性關係,但因達利害怕而作罷,雖然後來他們因政治立場相左,各分東西,達利離開家鄉至外地發展,羅卡卻留在西班牙,內戰期間遭人謀殺,得此不幸消息,達利畫下「在沙灘上的臉孔與水果盤的幽靈」(Apparition of a Face and Fruit Dish on the Beach 1938)(圖一) 獻給他一生的真愛。 另一畫為「有明月的靜物,1927」(圖二),畫中 ”傾斜的頭部”經常出現在達利1920年代末期的繪畫中,這個頭部象徵羅卡,學生時代,羅卡曾在宿舍表演死亡,然後逐漸腐爛的樣子,這個印象一直深植達利心中。

加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是西班牙的詩人,其作品號稱為賽萬提斯之後最廣為流傳的,他的詩深深植根於西班牙古老的文學傳統,創造性地吸收了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以清新的語言、奇特的意象和優美的旋律抒寫了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熾熱而深沉、平凡但崇高的情感。在他的詩裏,除了死亡、愛與藝術的聲音,我們還聽到一個天才詩人的心跳。他的生命和作品在全世界的讀者心目中,幾乎就是西班牙文現代詩的同義詞。他主要的作品有詩集《詩篇》、《歌集》、《吉卜賽歌謠集》、《詩人在紐約》和長詩《伊格納西奧•桑切斯•梅希亞斯挽歌》等。

詩人好友聶魯達曾在羅卡過世後寫下「我會為你吶喊而寫出的詩歌挖眼並吞進肚裡」等詩句悼念他。在羅卡逝世七十週年的今天,詩人的故鄉,安達魯西亞當地舞團演出一齣名為《羅卡詠唱貝蒂娜拉》(Lorca sings for the Petenera)的舞劇,向大師致敬。

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路易士‧布紐爾(Luis Bunuel)在羅卡遭受法西斯的謀殺後,他保持了幾年極度困難的緘默,其後旅居墨西哥,以全然勃發的力量拍出了他這一生最好的電影,並贏得國際間的尊敬與讚賞。 1960年,布紐爾接受 米榭爾‧曼希堯(Michele Manceaux) 在“L’Express”的採訪,他重申他著名的宣言:「感謝上帝,我仍然是個無神論者」(“I am still, thank God, an atheist”)。
布紐爾一生拍電影無數,他的電影像巨石般投向世俗的歧見;他的許多電影被視為離經叛道,一上映就招風雨,教會抗議,政客取締,他卻勇往直前,對中產階級、宗教、道德作出無情的批判,無論意識和影像都令觀眾震驚。

布紐爾首部短片《安達魯之犬》(1929)的影像已夠令人咋舌,其作品風格隨他漂泊於西班牙、法國與墨西哥的人生而轉變。他一生獲獎無數,忠於自己的創作風格,拍出多部令人大開眼界的傑作,電影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讚揚他為「永遠的最佳導演」。

布紐爾與畫家達利合拍的影片計有:《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黃金年代》(The Golden Age 1930)、奪得坎城影展多個獎項的《被遺忘的人》、《拿撒連》(Mazarin 1959)、《華麗迪安娜》(Vividiana 1961)、超現實喜劇《墨西哥巴士奇遇》、《街車幻象之旅》、獲多國影展獎項的《滅絕天使》(El Angel Exterrainador 1962)、《女僕日記》、《沙漠的西蒙》(Simon of the Desert 1965)、《青樓怨婦》、《銀河》、《自由的幻影》、《中產階級審慎的魅力》及最後作品《模糊的情慾對象》。布紐爾於1983年在墨西哥去世。

檢視次數: 1220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