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臺風雜記》第2輯5篇白話翻譯:葬典、喪章、墓地、僧侶、盂蘭會

【題目】《臺風雜記》第2輯5篇白話翻譯:葬典、喪章、墓地、僧侶、盂蘭會

◎佐倉孫三原著‧宋澤萊譯

■底下正文是佐倉孫三本人所寫,在正文底下所附的【評曰】或【又曰】的短評則由當時佐倉孫三的文友們所寫,共計有橋本矯堂、細田劍堂、山田濟齊之以及台灣新報記者臺人某氏,至於到底是哪位文友所寫,我們無法得知。而白話翻譯的【譯者評論】則是由如今的譯者宋澤萊所寫。

■5篇宋澤萊白話翻譯

1.〈葬典〉

台灣人頗注重葬禮,棺木必定要選擇良好的木料,墓穴必定要挖深,因為這兩樣是最稱古聖賢對於喪事精深的旨意。不過台灣人在葬送的期間,經常僱佣幾位前來哭泣的專職人員,他們穿白衣拿著拐杖,排成一個行列互相跟隨,哭聲震動了四周的鄰人;而靜觀這些人的臉面,沒有任何一滴眼淚,全都是表演的虛偽禮節,真是太可笑了!

【評曰】表演虛偽的禮節卻不知變通改過,是清朝所以一敗塗地的原因,古代的聖人應該在地下哭泣吧。

【譯者評論】

這種劣面性的風俗經過了數百年到21世紀的現在,在某些人家的喪禮中還是延續下來了。如今有一些漢人的葬禮不只請專業人員來裝哭作假,甚至還有喪家請了淫蕩的歌女來唱歌跳舞,放大擴音器聲量,裝飾五花十色,把一個本該肅穆寧靜的葬禮弄得可鄙可笑,粗俗不堪。這種不因為現代化就革除的虛假喪禮的習慣,實在令人感嘆!

2.〈喪章〉

台灣人的父親死後,規定三年不穿著刺繡的衣服,百日內不喝酒、不進入戲院看戲、不參加宴席、不剃掉頭髮,至於辮髮用的絲繩一律用白色,禮帽的頂飾則一律使用黑色。只有兄弟的喪事,辮髮用的絲繩用藍色來表示哀情。日本昔日也有一定的規則,直到西方風氣一來,服式就變了,而喪章也就不足道了。只有日本天皇上皇國葬規定用黑布纏在帽子以及左腕上,禁絕八音保持謐靜,也禁止宴會。至於父母喪中,雖然沒有一定的規約,但是不剃髮、禁止喝酒吃肉、停止出遊等等,與台灣人相同。台日風土雖然不同,孝道哪會有差別呢!

【評曰】死喪這件事,乃是人間的大事,本來就不可以不慎重。台灣人有一定的喪章規約,可算是美好的風尚!

【譯者評論】這些規約在現在的臺灣已經很少保留下來,除了喪禮其間還穿麻衣,別上黑布之外,日常已經很少能做到。至於為亡父守孝三年,百日內不喝酒、不剃髮已經完全是天方夜譚。時代不一樣,這些農業社會的孝行逐漸不適合忙碌的的工商業社會,可說漸漸不存在了!

3.〈墓地〉

台灣人的喪事,先選擇良好的木材來制作棺木,形狀彷彿木舟,把屍體收藏在裡面。鑿地僅有二、三尺就放進棺木,再把粘土覆蓋在棺木上,墳墓外型看起來彷彿一個土饅頭。經過三、四年,就開棺洗骨,改葬在放置遺骨的壙穴裡,再建一個碑為標誌。但是貧窮之家雖然經過數年還是沒有錢改葬,土饅頭的墳墓因此被埋沒在荒草之間,頗為淒涼,可說是違背古代聖賢慎終追遠的教化。日本人比較上對於喪事慎重,超過了台灣人。棺材與放置遺骨的壙穴等盡量做好,例如石碑最受到注意,先刻字在堅硬的石碑上,再用高欄圍繞它,大概不僅是誇耀它的外觀,也是盡人事罷了。

【評曰】我曾到台灣的郊野走一趟,觀察到當地人在掘土探查東西。就近去看,原來是在掘墓拾骨。髓骼暴露在外,異味撲鼻。問他們做甚麼,他們說是正在洗骨。我私底下其實是珍愛孝行的人,只是討厭那種隨便的態度。屍體一歸入土裡,就沒有必要再洗骨了。所以說洗骨雖然是一種習俗,也應該加以改善了。

【譯者評論】拾骨台灣人又稱之為「抾金」,是一種二次葬,廣泛見於東亞各區域。臺灣的閩南人客家人使用了這種特殊的葬禮方式。,這種葬儀被認為是與移民文化有關,以方便遷徙者將先人遺骨帶回故鄉。方法是先將死者的屍體土葬,幾年屍體腐爛後,把骨頭取出,放入金斗甕貯存,再重新埋葬。這個的習慣現在正慢慢被廢棄,眾多的人家在喪禮結束後,立即為死者舉行火葬,骨灰立即放在納骨塔裡,一切就都完事了。不過還是有人家採用了老舊的方式,用棺木裝殮屍體,埋在墳中,將來再「拾骨」。拾骨的過程的確很不雅觀,有時因為墓地與骨頭受潮,屍骨就排列在墳場曝曬,除了不衛生外,往往使整個墳場添加了一層陰霾和恐怖。筆者在所住的小地方,還見過專業的拾骨師父。這位師父還真古怪,有時會代客把骨頭拿回家曝曬,就曬在他的房屋的屋頂,看到的人都很驚慌,他卻毫不在乎;這個拾骨師還對外人宣稱他有神通,能與靈界溝通,就更加令人感到震懾了。拾骨如今已經是夕陽行業,這個習俗最好廢棄比較好,當今的21世紀的確沒有必要這麼做了!

4.〈僧侶〉

台灣的出家僧侶也是剃髮圓頂、身穿袈裟,與日本的僧侶相同,誦經的音調也相似。但台灣的出家僧侶大抵不學無識,參禪守戒的能力相當薄弱。而且由於人民對於佛教的信仰心冷淡,導致僧侶的收入極少;看起來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一貧如洗,只是看守寺廟的人而已,哪能有感化濟度信徒的能力!日本自古以來佛法盛行,有大寺院,其中最壯麗的,比如高野、奈良、京都等等寺院,外觀宏壯無比,房屋高大,廣闊達到幾十町,也常供養幾十百個僧侶,打磬讀誦經書的聲音震動了遠近。至於所謂的主持寺院的僧侶,有學識、有品德,常常設下筵席講解佛典,用來濟度眾民。所以雖然日本也存在著耶穌信仰,卻無法展現它的力量。由此可見日本佛教信仰的深厚程度!

【評曰】佛法傳入日本已經很古老了。被尊為名僧智識的不知道有幾千人,都是參禪守戒成功,而後或者出來濟度眾生、或者參與幕僚工作、或者去開拓山林、或者去海外布教,和清國的僧侶比較起來,已經不能相提並論了。今天,清國信奉天主教的人漸多,必須溯本歸源去求佛道來防止外國勢力東侵,唉!

【譯者評論】臺灣早期佛教信仰,以廣義來看,大概就分成底下幾種,佛道不分與世俗化是兩個最大的特色:

一種叫做「巖仔」,指稱寺廟大概就蓋在有山邊,雖然平地也可見到:在18世紀,觀音菩薩為主神的佛教廟宇,大量興建在台灣,此種佛寺稱為巖仔,例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成的芝山巖與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完成的寶藏巖。由於道教廟宇於興建時,也常將佛教的觀音或佛祖聖像列於道觀或宮寺中,導致臺灣佛教與道教成為不可分的 一般現象。

一種是明、清時代來台的「高僧信仰」,如福建泉州安溪縣的清水祖師信仰、漳州的伏虎禪師信仰。所謂高僧信仰也不免與道教相混,比如說道教廟宇、鸞堂也時常奉祀佛教禪宗的達摩祖師、濟公禪師與普庵禪師等。

另外,在清代,還有齋教,是儒、道、釋混合的宗教。齋教又稱老官齋教,崇奉彌勒佛,稱為無極聖祖。入教者以「普」字為法名,會眾統稱老官,臺灣有龍華、金幢、先天三派。以祀奉觀音、佛陀、阿彌陀佛、彌勒為主,間也有以三官大帝、太子爺、媽祖、註生娘娘等配祀於旁側。三派的教義大同小異,皆注重戒律,嚴守五戒十善,尤以戒殺生而勸人素食為要旨,信徒均稱素食為「食菜」或「持齋」,教徒之間亦互稱「齋友」。教徒不排斥僧俗,但主其事者及信仰者,都以在家眾居多。教徒平常在市井營生,都嚴禁賭博、燒冥錢、吸食鴉片、嚼檳榔等劣習。清朝時,齋教的勢力大盛,信徒亦遍布全臺。這是臺灣開拓者的宗教,充滿了民間的力量。

明、清兩朝的台灣佛教,確實存在著神佛不分的現象。不只是神、佛可以混合起來在一個建築物裡共拜以外,佛教僧人也可以進住或創建民間的宗教廟宇,甚至寺院裡也舉行民間宗教禮儀。一般來說寺與廟難分,大多與民間百姓的住家混居在一起,齋教更加如此。

這種現象與當時的日本佛教是如何的不同啊!不過,正是種種因素使得雙方有這種差別。但若是據此差別一味說臺灣佛教各方面都不如日本佛教也是誇大的。

首先,由佛寺的外觀來看。臺灣在當時幾乎沒有巍峨的名寺,這是歷史因素所使然。因為佛教傳播到臺灣在當時也不超過3百年,而佛教傳入日本在當時已經歷經1千3百年之久。由於日本的人口眾多,累積的信徒者眾,在各大都會與名勝地區當然會有堂皇的寺廟出現,當時臺灣並沒有這個條件。臺灣清治的佛教是開拓者的佛教,必須與體力勞動的人民生活相配合,到遙遠的名寺去拜佛絕對是不划算的事,為了節省時間,信徒只能在自家的附近蓋個小廟,就團結地拜起來了,這就是當時臺灣的「齋堂」特別多的原因。以傳播力來說,我們不能說當時臺灣這種散居型的小聚會式崇拜就一定不如日本集中式的大寺廟,譬如說臺灣在二戰後也有四大名山,也就是佛光山、中台禪寺、法鼓山、慈濟等等團體就是大寺院,他們的傳播力如今還是勝不了小規模的觀音崇拜,目前臺灣的臺灣的觀音寺比媽祖廟還多,有六、七百座,大部分人的家裡都掛有觀音畫像,無論如何四大名寺的信徒數量還是遠遠趕不上住家式的觀音崇拜。更何況大寺廟的成員多達千百,團體太大,日常開銷也大,財務容易出問題,像最近慈濟就必須向外吸金,經營地產,與民爭利,行為違反常態;尚且政治力量介入,容易變成黨國佛教。凡是這些都有違佛陀設教的目的,小寺廟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再從真正的佛教法義來說。不論是日本、臺灣古今所傳播的佛教都以北傳大乘佛教為主,也只是探討一半的佛教法義而已,甚至根本上都不是真正的佛教法義。真正直傳佛陀教義的南傳佛教【阿含經佛教】,在日本或臺灣都是很少被僧人或信眾探討的。大乘佛教擱下了「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四無記」這些真正的佛義,闡揚一套違背真正法義的「不二」、「空」的教理,極力向信眾傳播虛無的形而上思想,使信徒不能解脫,都是不可原諒的;並非有眾多的大佛寺聖地或學富五車的名僧就能挽救這種對真正法義無知無識的缺失。這一點即使是現代的日本人還是很少人知道要反省。在這種情況下,有所謂的眾多的名寺與名僧也是徒然的。

至於說希望台灣佛教信仰能抑制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播,實在是很可笑!臺灣與日本不論在百年前或現在,基督徒都是很少的。該知,當前人類最緊要的美德,包括「自由」、「平等」、「博愛」,乃是來自於基督教信仰的國家,也可以說基督教信仰培育了這些美德。日本與台灣不論從前或現在,信仰基督教的人都很少,就因此阻礙了這些美德的傳播,導致專制獨裁橫行在日本與臺灣,對於民主政治、自由經濟、精神文明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日本人應該在這方面多多反省才對!

5.〈盂蘭會〉

台灣人勤於做生意發財的風氣,不分貴賤,無論老少都相同。所以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忙碌不停,全不休息歇業。只是一旦到了中元盂蘭會時,每戶人家爭艷鬥奇,家家戶戶爭相比賽誰比較奢侈,於是餐桌出現了山珍海味,歡樂場所也出現了酒池肉林,或者聘請歌妓來彈唱、或者請戲子來演戲,懸掛彩燈,開設華麗的筵席,充滿歌聲管弦聲,整整鬧了一個月之久;竟然把這種超渡幽魂的事情,當成耳目娛樂的工具。結算起來,有錢人家往往花費幾百金、沒錢的人家也要超過幾十金,如果統計全台的消費,所花費的金錢實在是難以計算!日本人以每年七月十五、十六、十七共三天做為盂蘭盆節日,用來灑掃祖先墳墓,飾裝佛壇,祭拜茶飯,延請僧人來頌經,或在門前燎燒柴火、或者築起牌樓,鳴響鐘鼓,由童男童女組成團體歌唱跳舞,當成是一年中的樂事。到了近年以來,由於團體歌舞擾亂風俗,趨向奢侈,官方就禁止他們再這樣做,但是追懷祖先的美好風氣依然存在,也仍然是恰當的。

【評曰】人間不能沒有娛樂,但是失去了一定的法度,就會產生百害千弊,暴發起來就無休無止。我擔心台灣的盂蘭會已經稍稍失去法度了。

【譯者評論】「中元普渡」與「盂蘭盆節」,因為日期都是農曆7月15日,也都祭拜死者,兩者常常相混難以分清。

中元節來自漢人上古天子為慶賀初秋豐收,以新榖祭祀祖廟,酬謝大地。自從道教融入中元節後,人們開始有拜祖先的習慣,並祈求中元地官大帝 ,赦免祖先亡魂的罪業,並擴大至一切亡魂,成為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台灣中元節發生在清朝,由於台灣拓墾不久,各種土地糾紛嚴重、引發移民大規模械鬥,死傷慘重。後來漳泉人使用賽陣方式,化解了族群對立,演變成盛大競賽的爭奇場面。

在這天人們會布施食物給孤魂野鬼,也救度地獄裡的親人,讓他們都能一起過好日子。

「盂蘭盆」則屬於佛教,起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當日可盛放供品供養佛陀與僧人,以解救已故父母,也延伸到呵護眾生。盂蘭盆節主要算是報答父母的節日,也延伸到祭拜眾多的死者。台灣佛教徒會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法會」,廣設齋品、物資以供養佛法僧,表達至誠之心,希望藉此功德,報答歷代父母、祖先。

所以說「中元節」是比較偏向祭拜孤墳野鬼的祭典。而「盂蘭盆節」則是孝親的祭典。不過在農曆7月15日祭拜中常混在一起。

佐倉孫三在文中把從前臺灣人的豪奢寫得非常生動,這種破產式的豪宴競賽,不但在中元節或盂蘭盆節如此,在其他節日也往往如此,儘管在偏僻的窮鄉,一旦請客,整個村莊的每戶人家都動員起來,大肆宴請賓客,並且蔓延到附近的許多村莊。家家戶戶有時一擲千金,毫無吝惜,在以前的臺灣民間成為常態,古書常有記載。如今社會型態改變,豪奢的風氣已經慢慢不見了。

■佐倉孫三等原文言文

1.〈葬典〉

台人重葬典,棺槨必選良材,坑穴必欲深,最稱古聖賢喪死之遺旨。唯葬送之際,佣泣人數名,白衣倚杖,成伍追隨,哭聲動四鄰;而靜視其人,未嘗有一滴淚。是全屬虛禮,可笑也!

評曰:虛禮不知變通,是清朝所以一敗顏色,古聖人蓋泣於地下矣。

2.〈喪章〉

台人君父之喪,三年不著文繡,百日不飲酒、不入戲場、不列宴席、不剃頭發,而辮髮綰絲用白色,帽之頂子又用黑色。唯兄弟之喪,綰子用藍色以表哀情。日東昔時亦有一定之律。及通泰西,服制一變,而喪章亦隨區區。唯有大喪,以黑布纏帽及左腕,遏密八音,禁會燕。至父母喪,雖無一定之律,其不剃發、禁酒肉、廢出游等,與台人相同。風土雖不同,孝道豈有異乎哉!

評曰:喪者,人間之大事,固不可不慎重。台人有一定之喪章,可謂美風矣!

3.〈墓地〉

台人之喪,先選良材制棺槨,形如刳木舟,藏尸於其中。鑿地僅二、三尺置棺,粘土塗其上,如土饅頭。經過三、四年,而開棺洗骨,改葬於壙穴,建碑標。但貧者經數年猶不能改葬,土饅頭沒於草萊之間,頗極淒涼,可謂戾古聖追遠之教矣。邦人厚於喪,超於台人。棺材、擴穴固盡其善,而如碑標最注意,刻字於貞石建之,以高柵繞之,蓋不啻衒外觀,亦盡人事而已矣。

評曰:余曾游郊野,觀土人掘土探物。就視之,則發墓拾骨。髓骼暴露,異臭撲鼻。訊之,即洗骨也。余竊愛孝情,而惡其陋態。尸體一歸土,則無複洗骨之要。即雖謂習俗,亦宜加改善者矣。

4.〈僧侶〉

台僧亦圓頂方衣,與本邦僧侶相同,誦經音調亦相似。但大抵不學無識,參禪苦戒之力甚薄弱。且以人民信仰之心冷澹,收資極寡;垢面襤褸,一貧如洗,徒守寺院耳,豈亦有感化濟度之力哉!本邦自古佛法隆行,有大伽籃,其最壯麗者,如高野、奈良、京都諸寺院,宏壯無雙,輸焉奐焉,廣袤亙數十町,如僧侶亦常養數十百人,打磬讀誦之聲震於遠近。而其所謂主僧者,有學識、有品德,時設筵講佛典,以濟度眾庶。是以雖有耶穌,未能展其力。信仰之厚,亦可以見矣!

評曰:佛法之入我邦也古矣。惟稱名僧智識者,未知其幾千人;亦皆參禪苦戒功成,而或濟度眾庶、或參與帷幕、或開拓山澤、或布教海外,比之清國之僧侶,固非同日之談。今也,清朝奉天主教者漸多,蓋溯源求道以防外勢東漸歟?噫!

5.〈盂蘭會〉

台人勤業貨殖之風,無貴賤、無老少皆然。是以一年三百六十餘日,營營棲棲,未嘗休業撤勞。唯中元盂蘭會戶戶爭奇、家家鬥奢,山珍、海味,酒池、肉林,或聘妓吹彈、或呼優演戲,懸采燈,開華筵,歌唱管弦,亙一月之久;竟以薦祓幽魂之事,為耳目娛樂之具。大家則費數百金、小家則靡數十金,若計以全台,其所費實不貲也!日東以七月十五、十六、十七之三日為盂蘭盆,掃祖先墳墓,飾裝佛壇,供茶飯,延僧讀經,或門前燎柴、或築樓鳴鼓,童男童女群團歌舞,以為一歲中樂事。至近年,以其群團歌舞,或亂風趨侈,禁之。而追遠原本之美風依然,亦其宜而已。

評曰:人間不可無娛樂之事,但失其程度,則百害千弊,駢起不可底止。予獨恐台俗盂蘭會,少失其程度耳。

 

檢視次數: 206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