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英國作曲家布禮登的最後一齣歌劇「魂斷威尼斯」

(Movie by Visconti, cast,Dirk Borgarde )

(photo of B.Britten)

(photo of Thomas Mann)

英國作曲家布禮登的最後一齣歌劇「魂斷威尼斯」

「魂斷威尼斯」是班傑明‧布禮登(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的第十六齣歌劇,於一九七三年的六月十六日在英國的斯內普 莫爾廷( Snape Maltings)舉行首演。 他於一九七O年開始著手研究湯瑪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同名的這本小說(novella),並接觸戈羅‧曼(Golo Mann)─ 湯瑪斯‧曼的兒子,以了解其小說的梗概與精神。布禮登於一九七六年因心臟衰竭去世,「魂斷威尼斯」則成為他的最後一齣歌劇。

此作品與他早期的「彼得‧葛萊姆」(Peter Grimes)裡所表現的悲悽心理迴然不同,整部作品透露出某種強烈的象徵意味,六十歲的布禮登在這裡很直接地表達出他內在隱晦的對美、愛與死亡的強烈直觀。

大家都知道,這部歌劇係改編自湯瑪斯‧曼於一九一二年所發表的小說「魂斷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我仔細想來,再也沒有別的作曲家比布禮登更適合將此部小說歌劇化了。曼氏對其書中的主人翁作家古斯塔夫‧梵‧艾森巴赫( Gustav Von.Achenbach)做如下的描寫:「勤奮、帶著冷靜的誠實與火燄般激烈、暗伏著衝動的性格,因而產生一個如此特殊的藝術家」,「他有極度不平凡與奇特的才能」。曼氏所塑造出來的主人翁等於是他的自畫像,於此同時,也可說是布禮登的寫照。湯瑪斯‧曼在其古典主義堅固的「形式觀」裡,以及來自其本身內在形式的傾垮之下,因著死亡與感官所引發的黯淡情念,他在此兩者的微妙平衡中編織他的幻想(Romanesque);而布禮登也是一位古典主義「形式觀」的持有者,他對現代音樂的種種實驗與發現,所反應的是相當敏銳的,而且也經常巧妙地融入其作品中。布禮登有時被批評為「中庸派」,但此語似乎過於簡單,他並非「折衷的」將古典主義的形式觀與現代音樂的技巧相結合,而是吐納雙方,在兩者間製造出各式各樣寓意深邃的對話。布禮登歌劇中,登場人物的獨特性格,即是靠這些對話來表現。

當然,對湯瑪斯‧曼與布禮登而言,他們在古典主義的「形式觀」裡,與情念的轉換之間所維持的平衡不見得可以安定地持續下去,任何閃失即可能造成失敗甚至崩解。事實上湯瑪斯‧曼在「魂斷威尼斯」裡所描寫的就是這種崩潰、瓦解的情節;主人翁作家梵‧艾森巴赫無論在生活上或作品上都是本著堅固的「形式觀」與禁慾主義(stoic)的倫理觀來律己,艾森巴赫在一次無意的走訪威尼斯途中,巧遇美與感官象徵的波蘭少年達秋(Tadzio),而深深為之著迷,如此一來,艾森巴赫只好滯留在霍亂開始蔓延,並處處飄散著死亡氣息的威尼斯了;而且,他終日尾隨美少年,甚至為他擦脂抹粉打扮成年輕人,最後導致他的生命也被死神帶走。湯瑪斯‧曼藉著所描繪的人物,塑造出他內在心理的危機,而布禮登也在最後的一齣歌劇中採用了相同的題材,晚年的布禮登,其心象由此則完全赤裸裸地被披露了。

湯瑪斯‧曼在書中對艾森巴赫容貌的描述是這樣的:「古斯塔夫‧梵‧艾森巴赫身材中等,頭髮呈褐色,未蓄鬍子,他的頭顱看來比瘦削的身體大些,向後梳的頭髮在頭頂分開,鬢角頭髮較厚,顏色灰白,其寬額佈滿皺紋,狀式傷疤。無邊眼鏡架在形狀美好的鷹勾鼻上;一張嘴吧時而鬆弛,時而緊閉成一線,兩頰瘦削,形狀優美的下巴有柔和的裂縫,那因苦惱而經常傾向一邊的頭,似乎運載著沉重的命運。」

這些容貌的描繪事實上是依照「魂斷威尼斯」發表前一年去世的音樂家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 Austrian)的模樣來描寫的。因之,魯奇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 1906-1976) 根據湯瑪斯‧曼的原著所執導的電影 「魂斷威尼斯」或「威尼斯之死」,也把艾森巴赫的身份改成作曲家兼指揮家,並採用馬勒的音樂(Adagietto Symphony No. 5 第五號交響曲,稍慢版),其主要原因是為了適合電影的表現方式,因電影裡的主人翁如果是作家的話,對其心理的描述則需使用旁白(narration)或獨白,如此一來電影將顯得抽像與單調,但透過音樂,卻能自然地表現主人翁的內心世界,維斯康堤改變主角的身份是有其道理的。

我們相信湯瑪斯‧曼與維斯康堤直接引用馬勒為劇中主角絕非為了方便而已。曼式以同時代的馬勒為標本有其特殊的意義,據其傳記,他因目睹馬勒離開威尼斯時,在火車上滄然淚下的情景受到啟發而寫下這本書,反之,對義大利導演─維斯康堤而言,一個發生在威尼斯,且充滿張力及生命美學的故事,當然也同樣令他為之動容。維斯康堤的艾森巴赫(由狄保嘉Dirk Borgarde 演出) 事實上大大削減了湯瑪斯‧曼筆下之艾森巴赫所崇尚的倫理形式觀,其用意純粹是為了電影的表現力度。狄保嘉在影片中外表的自抑,及內在無法控制的熱情,演活了在威尼斯巧遇達秋的艾森巴赫;在其不可自拔的情況下,美、熱情、感覺與死亡所呈現的渾沌狀態使人震撼,再適時配上馬勒的音樂,則更能表現劇中當下淒美的情境了。

布禮登處理的「魂斷威尼斯」是由梅馮維‧派帕(Myfanwy Piper)寫的劇本,歌劇中將曼式描繪艾森巴赫的語彙變成獨白,而艾森巴赫在墳場看到的銘句:「他們走入神所住的地方」則以合唱表示,雖然布禮登對曼式作品裡文學性的鋪陳方法稍嫌簡化與過於單純,但,布禮登一面將一些微妙的台詞,一遍遍地重覆,也一面以音樂的方式來呈現,在此處,布禮登將劇中人物的不安與內心起伏做了全然的呈現。


註: 1912年「魂斷威尼斯」小說:湯瑪斯‧曼 (德國‧Thomas Mann)

1971年「魂斷威尼斯」電影:魯奇諾‧維斯康堤 (義大利‧Luchino Visconti )

1973年「魂斷威尼斯」歌劇:班傑明‧布禮登 (英國‧Bejamin Britten)

Photo 1: Visconti's film,Dirk Bogarde as Von Achenbach and Bjorn Andresen
as Tdzio)
Photo 2: Composer: Benjamin Britten
Photo 3: Thomas Mann's snapshot

檢視次數: 514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