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戰線聯盟

德國騎士文學一百六十年

◎宋澤萊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顯示這麼多的騎士故事內容;而在於顯示德國的騎士文學發展仍然難逃「浪漫→田園‧抒情‧喜劇→悲劇→諷刺」四階段的變遷規律。】

 

0.略談德國騎士文學的歷史背景

 

這裡所說的「德國」應該是指「神聖羅馬帝國」,特別是指皇帝腓特烈一世、二世在位的期間。「騎士」則包括國王、大諸侯、城堡裡的堡主、田園裡的邸宅騎士、沒有邸宅接受城主薪俸的騎士,作品是用來敘述或想像這些人的生平故事的。「文學」則包括詩歌、史詩、詩體小說,尤以史詩最重要。作者則包括教會文人、宮廷或民間藝人、隨軍作戰官兵……不一而足。

 

德國騎士文學的創作期大概在西元1130─1290年之間,只有160年左右﹝甚至可以縮短為140年﹞。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歷經了浪漫→田園‧抒情‧喜劇→悲劇→諷刺四個階段,最後終歸乏力而結束,可說嬗遞變化極快。

 

它的產生、發皇、衰落,大概與神聖羅馬帝國的霍亨史陶芬王朝的興衰史相當。若是有人說德國的騎士文學就是霍亨史陶芬王朝的文學,大概也沒有甚麼錯誤。由腓特烈一世﹝1152─1190﹞在位期間,引進了騎士制度和精神,騎士文學走向了輝煌;由腓特列二世﹝1208─1250﹞死亡開始,騎士文學走向了衰落。一祖一孫的這兩個人與騎士文學的命運可謂息息相關。這兩個人都被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一生戰功彪炳,都曾率領十字軍騎士東征,歷經大風大浪,捲起歐洲的千堆雪。在閱讀騎士文學之前,應該先懂這兩個人的一生事蹟。這兩個人的種種歷險,極像是騎士文學裡的騎士歷險,非常值得研究。

 

神聖羅馬帝國的內部的諸侯國關係,也是瞭解騎士文學的一把鑰匙。先看皇帝和大諸侯國的關係: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美其名為「帝國」,卻是一個諸侯割據的國度。皇帝是由眾大諸侯推舉產生,雖美名為皇帝,實為大諸侯國中的一個國王,皇帝的力量並不一定大於大諸侯。再看國王和地方諸侯:封建制度底下的國王和地方諸侯雖然定有條約,彼此支援,但是地方諸侯也未必完全効忠於國王,有些地方諸侯的力量甚至大過國王,或叛或服是常有的事。總之,此一封建帝國內部可說四分五裂,諸國分立,沒有真正的重心,諸侯與諸侯往往彼此戰鬥,相爭不已。

 

當時,整個歐洲正陷入十字軍東征的狂潮中。對於歐洲人來說,十字軍東征是由盛而衰的一場運動,有損歐洲人的顏面。德國騎士文學這160年的發展期間,十字軍已經來到了第二次﹝1147─1149﹞、第三次﹝1189─1192﹞、第四次﹝1202─1204﹞、第五次﹝1212─﹞第六次﹝1228─1229﹞。腓特烈一世居然死於第三次的十字軍東征途中;至於第五次就叫做兒童十字軍,成千上萬的童子軍在異鄉的東方都被賣為奴,情況堪憐;總之是先勝後敗。十字軍的盛衰命運和騎士文學的盛衰命運竟然如此相一致,叫人很驚訝。所以要了解德國騎士文學就不能不先瞭解十字軍東征的概要。

 

至於「騎士文學」其實是整個歐洲的產物。神聖羅馬帝國僅管有自己本土的騎士文學故事,但是多篇騎士史詩都從西法蘭克王國﹝今天法國的前身﹞移植過來再加以製造而已。主要原因還是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封建制度比西法蘭克王國落伍,文化就必須踵隨他人之後,這是沒有辦法逃避的。

 

瞭解了上述這些,我們方可以開始閱讀德國的騎士文學。

 

一、 浪漫文學階段

 

德國﹝神聖羅馬帝國﹞的文學來到12世紀中期,敘述性故事作品主要還是出於僧侶之手,所以宣揚基督教教義,為基督教獻身還是主要目的;但是有一些已經不太為宗教服務了,乃是專為說故事而寫作,甚至有許多的故事都出於闖蕩江湖的藝人之手。故事大都來自世俗,無非是講述世界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歌頌偉大人物。同時十字軍東征的風潮在歐洲風起雲湧,異鄉聖戰就是騎士的任務,各種冒險的題材成為取之不盡的材料。主角大抵是帝王將相、貴族大臣、中下層騎士。故事如果出現了女性,大抵是成為主角「搶新娘」的對象,要說故事裡有什麼「純真的愛情故事」是不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實上,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還是一個貧窮的國度,有9成的人口都是農奴,耕種著騎士和修道院的土地,以物易物,沒有商業城市。騎士的社會地位不高,沒有文化,粗俗魯莽,他們被稱為「Riter」,意指騎馬作戰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彬彬有禮」、「克己復禮」的騎士文學也就無法產生了。

 

也因此,12世紀中期的騎士文學可說騎士「毫無節度」的文學,純粹是一齣齣描述粗野英雄狂飆行動的浪漫文學。

 

1.《亞歷山大頌歌》

 

這是德國人第一部用德文寫成的史詩,大概產生於公元1130年或1140年左右,不會慢於1150年。作者是一個牧師,叫做拉姆普來希特﹝Pfaffe Lamprecht﹞。主角當然是締造古希臘亞歷山大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這首史詩共有1532行,是以法國的《亞歷山大史詩》為藍本寫成的。故事的內容指涉及亞歷山大加冕以前的種種事蹟以及向波斯發動戰爭的種種情況。

 

由於是牧師所寫的作品,本來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宣傳聖經〈傳道書〉裡的一句話:「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表示再偉大的功業,到最後都要歸於虛無,隱含一種出世觀念。

 

不過,牧師的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成。詩歌寫成後,來到讀者的眼前,在讀者的閱讀中,卻成了歌頌英雄豐功偉業的作品。這首詩把主角寫活了,亞歷山大成了一個武藝高強、足智多謀的勇者。為了維護君主的尊嚴,他不向波斯人納貢,展開了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形同一個日耳曼的戰士,裡面並沒有甚麼純真的愛情情節。除此之外,作者還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亞歷山大的成長過程,包括少年時拜亞理斯多德為師、學習過七藝、受良好宮廷教育、勇敢積極、崇尚武藝、精通法律……等等,這些都算是中古騎士的才情,是通俗的12世紀上半期騎士的一幅形象。詩中的人文景觀、風俗地裡、文化描述,都是世俗的,而不是出世的。

 

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早期浪漫騎士文學的先驅代表作。

 

2.《羅特國王》

 

這是一部史詩,表現了「搶新娘」的主題。作品大概產生於1150年時的巴伐利亞,作者不詳。故事概要如下:

 

主角是住在地中海巴里城的國王羅特。他聲譽不錯,頗有權勢,但是還沒有後代,大臣們因此勸他早日結婚。在君士坦丁堡有一個公主品貌出眾,羅特因此特地派人前去求婚。君士坦丁堡的國王不答應,還囚禁前來的使者。羅特國王只好掩蓋身分,潛進君士坦丁堡中,把公主劫走,也救出使者。後來,君士坦丁堡國王設計將女兒騙回宮中,並把公主許配給異教徒皇帝。羅特就率領軍隊,闖入婚宴,消滅了異教徒,和君士坦丁國王言和後,帶回公主。日後,他們生了一子,就是丕平,也就是後來查理曼大帝的父親。

 

故事發生的地點主要在南義大利和希臘。羅特的巴里城是通往巴勒斯坦的港口;君士坦丁堡則是通向東方的門戶。地理位置都在十字軍東征的路線上,國王羅特因此極像是一個十字軍東征的騎士,率軍前進在這條路線上。同時,「搶新娘」的行為形同一種劫掠,視新娘為一種可以擄掠的物品,國王羅特的行動根本不受任何道德約束,與東征的無紀律的十字軍騎士並沒有差別;消滅異教徒、掠奪物品就是他們的目的。

 

這篇史詩因此也可以視為早期騎士文學的先驅代表作。

 

3.《撒爾曼和默羅爾夫》

這部史詩的作者不詳,從語言來看,是中萊茵地區的文學。題材來自於拜占庭,由德國人加工完成。

 

史詩裡的撒爾曼是耶路撒冷的國王,信奉基督教。美貌的妻子撒爾莫則是一個異教國王的女兒。這個妻子先被一個異教徒國王弗萊拐走,後來又被一個異教徒普里恩奇拉拐走。國王撒爾曼不知道應該如何才好,幸好他的兄弟默羅爾夫替他出了計謀,才重新贏得妻子的心,帶回妻子。

 

在這個故事中,國王的兄弟莫羅爾夫非常活躍。他明察秋毫,是刺探王后,贏回王后的英雄。他英俊高貴,雍容穩建,善於周旋在宮廷中;同時他也是武藝高強、足智多謀的騎士。可貴的,他不被王后的美貌所迷,將事情處理得很圓滿,達成使命,他是獨一無二的人。故事並沒有「純真的愛情」,愛情也不是詩歌的主題。

 

故事裡的「耶路撒冷的國王」可能反映十字軍東征佔領過耶路撒冷聖城的歷史事實,騎士的仍然是大家尊敬的對象。不過,看得出來,這齣史詩是浪漫期的騎士文學正要向宮廷騎士文學過渡的的一部作品,在故事裡頭,國王的服裝儀隊以及王后的美貌都受到強調。只要文本裡出現騎士對愛情的節制和對女主人的忠心耿耿,騎士宮廷文學就正式展開了。

 

二、 田園、喜劇、抒情文學階段

 

當德國騎士文學開始表現出騎士的「節制克己」「服務宮廷」「効忠領主」「為愛犧牲」」「尊重婦女」「」「同情老弱婦孺」……這些美德時,騎士宮廷文學的潮流就展開了;也就是說騎士文學的「田園‧抒情‧喜劇」階段來到了。

 

兩個因素促成這種文學的來臨。一個因素來自外部:從12世紀上半葉起,歐洲先進地區以領主和扈從關係建立起來的封建格局已經穩定,經濟生活繁榮,「騎士精神」成為新的價值、規範,使得比較落伍的神聖羅馬帝國對這種現象十分嚮往。因此,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特別引進了「騎士制度」,騎士精神就進入了神聖羅馬帝國。另一個因素來自內部:當時腓特烈一世皇帝6次遠征義大利,使神聖羅馬帝國的沿海開始出現城市和商業,已有貨幣航運,擺脫純粹農奴經濟。在文化上,他提高德國人獨立意識,想擺脫對外依附。恰巧當時德語也發展到了一個更成熟的階段,比較以前更能傳達德國人真正的聲音。因此,由1170年到1250年共80年,也就是腓特烈一世、二世在位期間,由幾個大師把宮廷騎士文學推到輝煌的地步。

 

宮廷騎士文學當然不是完全寫實的文學,裡面的騎士和真實的騎士有距離,應該說都是作者塑造出來的「理想騎士」,因為,國王不可能像傳說中的亞瑟王那麼寬容地對待騎士。當然,所謂的「宮廷」也不見得是現實上的宮廷,而是「理想而美麗的宮廷」。但是不能說這是一種非非之想,而是一種對於「完善的人」的塑造,希望人類能達到那種境界,也就是說這時人們對騎士這個階級的人有非常正面的看法,相當尊敬他們。文學的取材來自於各種傳奇,尤以不列顛的「亞瑟傳奇﹝圓桌武士傳奇﹞」和「特里斯坦傳奇」最多;還有「聖杯傳奇」也不可缺;當然還有其他英雄題材作品。

 

這時期的文學,富麗的宮廷就是騎士文學文本裡的「田園」;對愛情的禮讚就是騎士的「抒情」;不懼險難最後終能完成功業就是騎士的「喜劇」。

 

1.《埃奈德》

 

這是費爾德克的海因里希的作品,是德國宮廷騎士文學的開山之作,出現在12世紀60年代左右。雖然取材古希臘‧羅馬的故事,卻暗示了「愛情」可以左右騎士的命運,相當重要。故事概要如下:

 

在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城終於被希臘人攻陷了。王子埃奈得與妻子離散,在逃往羅馬的途中,經過了北非海邊的迦太基,和女王狄多相戀。可惜,埃奈德奉神的旨意必須前往羅馬,不能在迦太基太久。他只好走了,女王狄多在絕望中自焚。最後,他抵達了義大利,經過爭奪迦南的戰鬥後,就定居在那裡,和公主拉薇尼亞結婚,後被立為王位的繼承人,成為羅馬帝國的君主,為羅馬帝國立下了開國根基。整個故事中,建立功業不是主題,「愛情」才是故事的核心。兩個女人成為愛情的兩個極端。前者是拉垮的力量,後者才是完善的力量。這個故事是混合古希臘「特洛伊故事」和羅馬英雄「埃聶阿斯的故事」寫成的,卻用中古世紀的騎士戰鬥生涯加以表現,目的是塑造一個標準騎士的愛情模範;也就是說,「愛情」在騎士的生命裡,具有一定的份量。

 

這篇史詩將會引發更為深刻的宮廷騎士史詩的出現。

 

2.《埃勒克

 

這是參加過十字軍東征的詩人奧埃的哈爾特曼的作品,完成於1180─1185年間。算是「亞瑟傳奇」的故事,強調「節制克己」在騎士生命中的重要性。故事概要如下:

 

第一部分的內容是:年輕騎士埃勒克犯了有損騎士榮譽的錯誤,只好自動離開非常尊重騎士們的亞瑟宮廷。為了洗刷恥辱重回宮廷,他在外歷險,經過3次比武,均戰勝對手,獲得了一位伯爵的女兒艾尼德的愛情,成功回到亞瑟宮廷後,又被接納為圓桌武士,並舉行盛大的婚宴。第二部分是:結婚後的埃勒克沉溺在愛情的歡樂中,忘了騎士的職責,使得妻子感到沮喪,更損害了騎士的榮譽。為了恢復聲名,他再度外出歷險。這次他走極端,為了不使自己名譽更壞,他不許妻子艾尼德和他說話,也不准讓人看出自己和妻子是一對夫妻的樣子。他極力苦待自己,意思是說,他已經擺脫了愛情的牽扯。後來,他歷經了許多的痛苦、冒險,同時也靠著堅貞的妻子的鼓勵和支持,完成了所有的困難,終於領悟出他和妻子之間必須要有的一套「節制」的中庸規範,才能完美自己的人格。於是他攜帶著妻子返回了亞瑟宮廷,後又回故鄉繼承王位,成為建立太平盛世的君王。

 

這個故事,更加凸顯「愛情」可以瓦解騎士生命,也能成就其生命,端看有沒有一套「節制」的中庸之道,如果「有節制」就好辦了。

 

故事告訴我們:騎士的愛情、行為不能沒有規範!

 

3.《可憐的海因里希》

 

這篇史詩也是哈爾特曼的作品,用來表現騎士「同情老弱婦孺」的美德,乃是十分感人的一部史詩。故事概要如下:

 

主角海因里希是一個標準的騎士,具有一切的美德,並且享受著榮華生活。不過,正當他的功業輝煌之時,有一天得了麻瘋病。在無法治癒中,他絕望地來到領地的農民家,請農民照料他。農民家有一個女兒,天真無邪,關懷領主無微不至。當她得知領主的病必須用一個少女的鮮血才能治好時,她毫不猶豫地要求獻出自己的生命。海因里希雖愛這個少女,但為了治好重病,終於答應少女的請求。不過,當醫生準備要動手殺死這個少女時,海因里希突然醒悟,瞭解了自己的病來自於貪圖世俗享受遺忘上帝的懲罰。因此,他抱定必死的念頭,制止了這件事,不讓這個少女犧牲她的生命。就在這個瞬間,他的麻瘋病無藥而癒,上帝已經撤銷了對他的懲罰。海因里希恢復健康後,娶了少女,結為夫妻。

 

這個故事看似簡單,既無歷險,也無轟轟烈烈的戰鬥,但是意義重大。一個意義當然是指出騎士必須要有「同情老弱婦孺」的美德;更深的意義是將宮廷貴婦換成了農家少女,具備了平民思想。同時,強調維護傳統道德──不貪圖世俗榮華、敬畏上帝──也是騎士該有的職責。這首史詩聽說取材於現實發生過的故事,主角海因里希就是作者一度服務過的領主,因此不以繁複的情節取勝;但感人至深,具有一種田園牧歌的味道。

 

4.《帕其伐爾》

 

這首史詩是出身騎士家庭的沃爾夫拉姆的作品。共有25000行,篇幅頗大,包含了「亞瑟傳奇」和「聖杯傳奇」兩段故事。前者當然是用來歌頌騎士的功業;後者則是用來表現騎士還必須有「同情老弱婦孺」的美德。完成於1210年。故事概要如下:

 

帕其伐爾的父親是騎士,在帕其伐爾未出生時,就在一場戰役中死了。母親感到騎士生涯危險,就帶著他隱居森林,叫他除了聽到上帝之道外,對世情一無所知。有一天,四個騎士來到森林,他的騎士本能被誘發出來,覺得非當騎士不可。母親無奈,隨便做了一套傻子服,就說是騎士服,讓他穿上,同時隨便講些荒唐的騎士規則讓他遵循,希望他受辱後能回到森林。但是帕其伐爾可不含糊,他一心要到亞瑟宮廷贏得榮譽。第一次他在路上與一位「紅衣騎士」決鬥,就殺了對方,拿了對方盔甲穿上,騎了對方的馬,繼續上路。第二次,他遇到了一個老騎士,為他講解了騎士的真正的規約,訓練他的武藝,懂得騎士應該有的「克己節制」的道理。但是他沒有真正理解老騎士「你不許多問」這具話的涵意,就又出發了。第三次遭遇就是解決了女王康德薇拉莫爾斯的困難,打敗了一位前來強行求婚的的人,解除了城池包圍,女王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夫妻。於是,帕其伐爾完成了一個「圓桌武士」所有的榮譽和愛情,算是「亞瑟傳奇」的騎士了。

 

故事繼續轉向「聖杯傳奇」。有一次,帕其伐爾來到一個湖邊向一個漁夫阿默佛爾塔斯問路。在吃聖餐時,漁夫展示了一個聖杯﹝和耶穌有關係的杯子,具有神奇莫測的能力﹞,讓他看到了壯麗的景觀以及深重的人類痛苦,尤其看到漁夫阿默佛爾塔斯正身染重病。本來,帕其伐爾應該向漁夫阿默佛爾塔斯關切病況,因為這是人類應有的正常的同情心。但是帕其伐爾守住騎士「不許多問」的規則,認為不多問就是「克己節制」,導致他一句關懷的話都不敢說。為此,他後來雖然來到了「聖杯堡」的地方,本來應該有機會當聖杯王,卻失去了,原來漁夫阿默佛爾塔斯就是聖杯堡的國王。更糟的是,當他回到亞瑟宮廷,在慶典上重新被接納為圓桌武士時,聖杯堡的使者突然出現,譴責帕其伐爾不尊敬聖杯堡的國王,沒有資格當圓桌武士。帕其伐爾只好又離開宮廷,在外流浪四年。幸好,後來他遇到一個正在懺悔的老騎士,為他講解了自從他離開母親後,母親悲傷而死的事情;同時也告訴他說他本來就是聖杯的繼承人,因為害病的漁夫老國王就是他的舅父,可惜他不肯向害病的舅父問安,引起了上帝的憤怒,撤銷了他的權利;不過,只要他懺悔這些過錯,依然有當聖杯國王的機會。在故事的尾端,帕其伐爾果然懺悔他的罪孽,和他的妻子、孩子來到宮廷,他對舅父說:「舅舅,你的身體如何?」因為這句話,舅父的身體痊癒,帕其伐爾也當了聖杯堡的繼承人。

 

這齣史詩的重點當然放在「聖杯堡」這部分。目的在於警示一個騎士不能僵化於騎士的「克己節制」上,應該更進一步有「關懷老弱」的美德。雖然,這個聖杯堡的故是有點像童話,缺乏真實;但是表示這時人們對騎士還抱有很高的期許,覺得盡善盡美的騎士是可以期待的。

 

不過,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騎士文學轉向了悲劇。

 

三、   悲劇文學階段

 

騎士文學轉向了悲劇,可能是詩人凝視現實所產生的結果。

 

以往騎士所以受人祝福,大概是看到騎士屢建功勳,能為自己和的國家帶來莫大榮耀所產生的結果,也就是他的陰暗面還沒有被注意到。但是隨著十字軍東征的挫敗、諸侯國之間為了經濟利益你爭我奪、封建農村的崩壞﹝農人們開始嚮往城市生活,逃離農村﹞,騎士這種階級在尊嚴上與命運上必然受到了打擊,騎士的悲劇遂受到注目。

 

就以腓特烈一世這個人的晚年來看,雖然他曾經6次侵略義大利,想佔領整個義大利,取得龐大稅收;但是也不斷引起義大利各封建諸侯國的反對,教皇和西西里王國組成了「倫巴底聯盟」,並邀請威尼斯城市和拜占庭帝國參加。倫巴底聯盟在1176年於萊利亞諾戰役中徹底打垮了腓特烈一世。這場敗仗後,神聖羅馬帝國內馬上有了反抗腓特烈一世的動作,許多城市馬上想掙脫皇帝的掌控。1183年,腓特烈一世只好答應許多城市有選舉自己執政官的權利,自由城市遂躍上歷史舞台,慢慢擺脫帝國的絕對控制。1189年,腓特烈一世和英國的獅心王理查、法王腓力二世領導了第三次的十字軍東征,向東征伐,在走水路時,被溺斃在河中。他的命運最後以悲劇收場。像這種結果,不可能不影響騎士文學的創作。

 

騎士文學朝向悲劇發展,就是歐洲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預先警訊。

 

1.《尼伯龍之歌》

 

《尼伯龍之歌》美名為歌,其實是一齣史詩。所謂的尼伯龍是指一批寶物,不管是誰,能佔有這批寶物的人就叫做尼伯龍人。

 

《尼伯龍之歌》依此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尼德蘭的英雄西格夫里特佔有這批曾經寶物,所以尼伯龍人就是尼德蘭國人。後一部分是由伯艮第人佔領這批寶物,所以伯艮第人就變成尼伯龍人。

 

這首史詩乃是根據德意志古老的日耳曼傳說英雄故事寫成,算是古代本土文學的再翻新。作者不詳,可能是奧地利人,對騎士生活和宮廷禮節很熟悉,以中古高地德語寫成,差不多完成於1202─1204年之間。故事的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叫做《西格夫里特之死》:尼德蘭的王子西格夫里特年輕時出外冒險,殺了一條巨龍,將血淋在身上,除了被一片樹葉遮蓋的肩部以外,全身皮膚變成鱗甲,刀槍不入。他又打敗了擁有尼伯龍寶物的人,奪了尼伯龍所有寶物,並且拿了一把寶劍和隱身的斗篷。他來到伯艮第的首都,替伯艮第人擊退了強敵,就向美貌的國王妹妹克里姆希爾德求婚。此時,伯艮第的國王恭特也準備向冰島女王布倫西爾德求婚,不過女王武藝高強,必須三次打敗她,才願意出嫁。恭特要求西格夫里特披著隱身斗篷在身邊幫忙他,果然三次都打敗冰島女王。這兩個英雄都如願地和心愛的人結婚了。誰知,婚後的冰島王后布倫西爾德依然個性強悍,與王妹克里姆希爾德發生衝突。在互不相讓中,王后受到王妹不名譽的侮辱。忠臣哈特眼見王后受到侮辱,非常生氣,決心為女主人報仇,就想除掉王妹的丈夫西格夫里特。哈特打聽到西格夫里特的肩部弱點,趁著眾人隨著國王狩獵,西格夫里特正在清泉邊低頭飲水時,一劍刺向西格夫里特肩部,將他刺死。王妹克里姆西爾德得知丈夫死訊,非常生氣,想替丈夫報仇。她運來尼伯龍寶物,分贈眾人,暗中廣植勢力。不過,機警的忠臣哈根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使用詭計,把尼伯龍寶物收集到手,歸於伯艮第人,並且沉放在萊因河底。第一部分就算結束。

 

第二部分叫做《克里姆希爾德的復仇》:不久,匈奴王艾柴爾的夫人去逝,想要續弦。特別派了地方官呂狄格去伯艮第首都向克里姆希爾德求婚。呂狄格暗示她在匈奴國可以準備為夫報仇,克里姆希爾德就答應了婚事。她用了13年的時間,收服了匈奴國的臣民和外國王侯之後,就說服了丈夫,邀請伯艮第的國王恭特和哈根前來。聰明的哈根當然知道這是鴻門宴,不想去匈奴國。但是國王恭特執意要去,哈根也無法阻擋。恭特和哈根終於率領伯艮第的小軍隊,走了13天,來到匈奴國,在進入王宮大廳時,全部被要求卸下武器。客人到了大廳不久,血腥屠殺立即展開,在雙方廝殺之時,克里姆希爾德叫人縱火焚燒大廳,雙方死傷慘重。最後恭特和哈根落入了寄居匈奴國的東哥德國王手中,克里姆希爾德要哈特說出尼伯龍寶物放在何處,哈特不說;於是克里姆希爾德親自將哈根斬首,又叫人殺了哥哥恭特。最後,克里姆希爾德也被東哥德的軍師殺死。於是,所有的尼德蘭和伯艮第的英雄同歸於盡,史詩就完全結束了。

 

 

這首史詩真是驚世駭俗,劇力萬鈞,和以往的田園‧抒情‧喜劇的史詩有很明顯的差別。雖然在前半部還看得出騎士武藝超群、効忠主人、勇敢奮戰的武德,也有出征→決戰→凱旋→慶功的圓滿情節,乃是騎士的讚歌;但是後半部不但沒有凱旋→慶功的結果,卻以同歸於盡作為結束,破壞了田園‧抒情‧喜劇的史詩的規範。故事其實是向著悲劇做突變,以英雄的死亡來收束了一切,悽慘言溢於表。

 

雖然該史詩完成時還在霍亨史陶芬王朝的強盛期;然而現實上,它可能反映了神聖羅馬帝國境內諸侯為了財富的彼此爭戰,到最後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獲利的現象。同時故事裡的古代匈奴人在現實上應該可以看成是東方的塞爾柱土耳其人,是十字軍要討伐的對象。他們的力量是如此可觀,不但可以對封建諸侯招降納叛,甚至還擺鴻門宴,暗示了當時候的人們了解東方塞爾柱土耳其人勢力遠遠超過西方封建各國。

 

2.《特里斯坦和伊索爾》

 

這齣史詩乃是斯特拉斯堡的哥特弗里德的作品,寫於1210年前後,但沒有完成,後由烏爾里西在1270年續寫一部分,以及弗來貝格在1290年又寫了一部分,才告完成。這首史詩其實是由法國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德文再製,只是做一個新的解釋而已。法國原著來自古凱爾特族人的傳說,不屬於「亞瑟傳奇」,而屬於「特里斯坦傳奇」。故事概要如下:

 

特里斯坦是一位騎士,幼年時雙親皆亡,由父親的部下養育長大。14歲時,被拐騙到克倫瓦爾國,意外地與他的舅父──國王馬爾克見面。如今由舅父培養他,很快地成為才德兼備的騎士。某次,愛爾蘭人進犯克倫瓦爾國,特里斯坦出戰,雖然殺了對方的將領莫羅爾德,可是自己也被毒劍砍傷。劍傷勢是無法治好的,除非愛爾蘭女王伊索爾德﹝也就是莫羅爾德的姐姐﹞願意治療他,才能挽回一命。特里斯坦只好裝扮成吟遊詩人,來到女王的王宮,憑著才藝打動女王,後就被治癒了。後來,他還擔任女王的女兒小伊索爾德公主的家庭教師。當他回到克倫瓦爾國,就被國王舅父指定為王位繼承人。這時,舅父聽說小伊索爾德公主相貌出眾,想向愛爾蘭宮廷求婚,就委託特里斯坦當充當媒人再去愛爾蘭一趟。特里斯坦豈敢違背舅父的心意,乃再度來到愛爾蘭。此時,愛爾蘭正遭到巨龍的傷害,無人能加以制服。女王懸賞,說只要有人能殺死巨龍,就把女兒小伊索爾德公主嫁給他。特里斯坦又憑著武藝,殺了巨龍,獲得女王贊賞。特里斯坦趁機代替舅父說媒,女王就慷慨答應了。於是特里斯坦就帶著小伊索爾德公主準備回克倫瓦爾國的宮廷,一切看起來還算蠻順利。然而,臨行前,女王交給伴娘布蘭甘一罐飲料,在新婚之夜好讓新郎新娘飲下,這瓶飲料具有愛情魔力,能叫兩人發生洶湧的愛情,終身不渝。誰知在旅途中,僕人居然把飲料物給了小伊索爾德公主和特里斯坦,當他們把飲料喝下時,悲劇就自然展開了。回到克倫瓦爾國後,小伊索爾德公主雖然和國王結婚,但是他愛的人是特里斯坦。這一對情人只好欺瞞國王,暗中來往。然而,事情總有敗露之時,後來特里斯坦還是被放逐到諾曼第國。此時,諾曼第國有內亂,特里斯坦又憑著武藝,替國王平了內亂。諾曼第國王非常感激,表示要將自己的妹妹「白手伊索爾德」嫁給他,特里斯坦一聽到「伊索爾德」的名字,心情立即陷入拉扯。他又設法回到倫瓦爾國,想要尋回小伊索爾德公主的愛情。﹝哥特弗里德就寫到這裡;60年後由烏爾里西、弗來貝格繼續寫完:﹞。特里斯坦還是和白手伊索爾德結婚了,但是雙方感情不好。他常出外歷險,有一次為國王出任務,又受重傷,只有小伊索爾德公主能救他。國王請人去克倫瓦爾國說服小伊索爾德公主,希望她能前來安慰治病。雙方約定,如果小伊索爾德公主來了,來的船就張白帆,沒有來就張黑帆。特里斯坦忍命等待小伊索爾德公主的來到。不過,白手伊索爾德壓抑不住她的嫉妒,雖然遠遠看到白帆,卻告訴特里斯坦說是黑帆,意思是說小伊索爾德公主不能來了。於是,特里斯坦在失望中就溘然去世了。等到小伊索爾德公主上岸,看見心愛的特里斯坦死了,悲痛莫名,也死了。克倫瓦爾國王趕來道歉,已經太慢。死後的兩人合葬於一個教堂的兩側,他們的墳墓分別長出一棵玫瑰樹和一棵葡萄樹,兩樹交纏,盤繞於屋頂上,表示愛情不渝,永在一起。

 

這是多麼動人的一齣史詩,或者更合乎人世間真實愛情的常態。然而,這齣史詩卻也打破了田園‧抒情‧喜劇史詩的種種規範。首先,騎士的愛情不再是發生於光天化日之下了,而是一種偷情,更是一種不合乎禮節的激情,毫無「節制」可言。其次,為了愛,騎士背叛了國王,「効忠」這種美德也煙消雲散了。又其次,故事的結尾是有情人雙雙死亡,不但是英雄死了,女方也死了,以徹底的悽慘收場,圓滿結局蕩然無存。這都說明了田園‧抒情‧喜劇的騎士文學結束,已經讓位給悲劇的騎士文學。

 

原本這是法國人的史詩,13世紀初期德國人才對它有興趣,這可能反映了騎士制度逐漸在神聖羅馬帝國霍亨史陶芬王朝沒落﹝1250年起開始沒落﹞的現象,尤其故事的悲劇結尾是在60年後的13世紀末寫成,更顯示出人們此時已經能接受封建騎士悲劇的事實了。同時,十字軍東征一次又一次敗退,已經來到了荒唐的「兒童十字軍」階段,敗退的騎士早已臉面無光,不再是武德巍巍了。

 

四、 諷刺文學階段

 

騎士文學來到了諷刺階段,和早期市民文學的萌芽有關係,剛剛興起的城市就是這種文學的溫床。不過,由於是萌芽期,市民生活還不是他們大規模書寫的對象。他們有些人還是繞著貴族來寫,思想還是很保守,但是農民的生活已經進入他們的視野,而騎士一變成為諷刺的對象了。

《佃農赫爾姆布萊西特》

 

這是一部詩體諷刺小說。作者是園丁維爾納,他擅長寫道德教育小說,大概完成於1270年的巴伐利亞或維也納。目的在於諷刺抨擊偽騎士的產生,用來警惕世人應該安分守己。裡頭已經沒有任何騎士的武勇和美德,主角真實的身分是平民小人物,不是真騎士。故事概要如下:

 

主人公是一個佃農,叫做赫爾姆布萊西特。他本是農民之子,因為家庭富裕起來,就不願意再從事勞力工作, 一心一意想當騎士。父親看不過,就來勸他,希望他能專心務農。他不聽勸告,離家出走,來到一個城堡,與騎士混在一起。之後,他把自己打扮成騎士模樣,偷騙拐搶,無惡不作,如同盜賊。後來他回鄉誇示成就,甚至把妹妹嫁給了一個同夥。在婚禮上,這夥人通通被逮捕歸案。赫爾姆布萊西特被判刑,眼睛被挖掉,砍了一手一腳,才獲釋。他有家歸不得,流浪乞食。曾經因他而受害的農民終於發現了他,在徵求他的父母的同意後,把他吊死。故事乃告結束。

 

這個故事的結構仍然模仿騎士故事的出征→決戰→凱旋→慶功這種故事結構,但是事實上卻是一種胡作非為的旅程,應該說是流浪漢取代騎士的流浪過程,本質上是流浪漢的小說。所謂的「騎士」只是一個空殼。

 

故事還是具有多面的意義:一個意義當然是奉勸當時的農民們應該安分守己,不要有貪想,應該緊抱土地,以應付動盪困難的13世紀末農業生活。一面也反映出了騎士不再是一個崇高的身分,一般平民都可能詐稱騎士,地位已經和平民逐漸縮小。至少,故事告訴我們,那個輝煌的騎士時代已經一去不再復還了。

 

本文參考書目:

1. 高亞偉著:《世界通史上册》﹝台北,1985年﹞

2. 何欣著:《西洋文學史上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3. 安書祉著:《德國文學史》第一卷﹝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2016年、2月寫於鹿港

 

 

 

 

 

 

 

 

 

 

 

 

 

 

 

 

 

 

 

 

 

 

 

 

 

 

檢視次數: 1378

意見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

© 2024   Created by 胡長松.   管理小組

成員徽章  |  報告問題  |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