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三百年》
自序:另一種台灣文學史的新觀念
◎宋澤萊
在70年代初期,我就讀於北師大的歷史系,修過王聿均先生的「歷史哲學」的課程,曾接觸過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這本書。對於20歲出頭的學生而言,想要理解這本如此誨暗、神秘的書籍,事實上是有所不能的;因此,在上課時不免都在似懂非懂中度過。
□
不過,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幾點是:理解了史賓格勒將各大文化﹝比如印度文化、西方希臘羅馬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日耳曼民族西遷後西方文化﹞分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個階段,每個文化由春季興起,到冬季凋落,都歷經神秘的1400年之久。最令我驚訝的是,史賓格勒列出了每個「季節」都有一個文學主流與之對應。比如以日耳曼民族西遷後西方文化而言,春季的文學就是「尼布龍之歌」等的騎士文學;夏季的文學就是文藝復興時期佩特拉克等的文學;秋季的文學就是哥德等的文學;冬季的文學就是易卜生等的文學,每種文學所表現的「靈魂意象」「生命感受「世界觀」「道德觀」都不相同。它初步給我的印象是:同一個文化裏的文學,存在著許多階段性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同時這些不同是由於人們內在生命感受、道德觀……的不相同所導致,不只是表面的文學外觀上的不同。
□
畢業後,我繼續間斷性的研讀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常常想到裡面所揭示的文化文學階段論,一想就想了30多年之久。可惜,史賓格勒始終沒有辦法進一步在我的文學認知上有更大的啟發。原因是:他揭示的文化歷程都太長,1400年的發展很難運用在其他比較短暫的民族文學觀察上。另一個是太神秘了,不論哪一種文化的各階段時間都是一致,比如春季階段恰恰都是6百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這一點使我想不通。最後的一個因素當然是理論上的悲觀,史賓格勒認為文化文學走到冬季後,就陷入了停滯之中,從此渾渾噩噩了此殘生,這一點無法取信於我!
□
我就想:在文學的精密分析上,這種大而化之的文化文學論有什麼實際的用處呢?我能運用它來分析什麼呢?
□
沒想到,在幾年前,我意外地由文學理論的書籍中看到加拿大籍文學批評家弗萊所寫的一篇叫做〈文學的若干原型〉的文章,裡頭揭示了一個原始社會神話故事的完整過程也可以分成春、夏、秋、冬四個階段,從英雄﹝神祇﹞的誕生到死亡,就蓋涵在這四個階段之中。他又認為原始社會的神話等於我們文明社會的文學,因此,文明社會的文學完整過程也可以分成春、夏、秋、冬四個階段。不但如此,他還認為文明社會的春天階段會出現「傳奇﹝浪漫﹞文類」;夏天階段會出現「田園、喜劇、抒情文類」;秋天階段會出現「悲劇文類」;冬天階段會出現「諷刺文類」。而且四季循環完畢,還會復活過來,又出現下一個四季的循環。
□
這篇文章寫於1951年,比他在1957年完成的《批評的解剖》還要早6年,算是他最早期的思想之一。
□
這篇文章使我茅塞頓開,解答了我30幾年裡所想的問題,而有了霽光初現的那種感覺。
□
隨後,我當然了解弗萊的理論是受史賓格勒和弗雷澤神話學的啟發才產生的,不過卻沒有史賓格勒過分僵硬性的安排。
□
首先我們知道,弗萊的理論擺脫了固定歷史時間的束縛,春、夏、秋、冬的四個階段不必一定發生在千年以上的歷史過程裏,任何的社會﹝只要有原始社會那種規模就行﹞、短小的文明﹝即使只有幾十年就行﹞都可以加以運用。再者是:春、夏、秋、冬四個歷程不必有一定時間的限制;再者是:文明不是悲觀的,任何文明、文學都可以再生,死而復活。
□
我慎重地把弗萊的看法拿來照看我比較熟悉的聖經文學﹝舊約﹞、台灣三百年的文學、外省人的文學,發現春、夏、秋、冬四個階段果然歷歷分明,十分清楚。這個結果帶來我想要分析台灣三百年文學歷程的企圖。。
□
那時,我也正在使用海登‧懷特的後設歷史敘述學從事若干的文學批評,我就把弗萊的、海登‧懷特的以及一般的修辭學加以融通,開始撰述了這本《台灣文學三百年》。
□
所謂的「三百年」是由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算起到今日的作家作品為止,大概是這個時間數目。我沒有將它往前擴充到荷蘭、明鄭那兩個時期的文學,這是因為客家人和閩南人大規模移民和落地生根台灣是在清朝前期,這批人的子弟就是如今台灣人的多數人,族群的存在具有完整的連續性。至於外省人60年的文學過程,我另行將它做為一個完整的春、夏、秋、冬過程加以分析,已經附在書頭,讀者可以自行撿閱。至於原住民文學,我相信它也有獨特的完整歷程可以分析,只是已經超乎我的能力範圍之外了,所以暫時不提。
□
海登‧懷特認為,任何的歷史撰述都不是真理﹝因為不是歷史本身﹞。因此歷史撰述是不可行的﹝要嘛通通是錯的﹞,但是也都是可行的﹝要嘛通通是對的﹞。歷史撰述者如此想,如此寫,都是先存於無意識的結構中。《台灣文學三百年》也是如此,它是撰述者自己的設定,是主觀的產物,我不敢說這是客觀真理,只是說我正在徵求一些人對我的觀點的同意。
可是,對於如今坊間大同小異的「台灣文學史」的書籍而言,《台灣文學三百年》大概能夠提供良好的閱讀輔助,使閱讀深入化,這是可以確信的。至於對一些已經厭惡了意識形態、長篇累牘、编年體例、古今一致的流水帳歷史敘述的讀者來說,《台灣文學三百年》會帶給他一個意外驚喜的台灣文學認知,也是可能的。
□
在撰述中,我把讀者設定在高中、大學的程度,盡量使敘述清楚明白,如果有不明白之處,讀者可以來信討論。唯一的遺憾是:我沒有許多的時間,所評論的作家有限;也不一定是有名的作家才是我評論的對象。事實上,如果要把更多有名的作家作品都網羅在內,那麼這本書可能千頁、萬頁也寫不完。重要的還是書中那個文學歷史階段的觀念,如果把握了這個觀念,讀者就可以私下網羅所有重要的台灣文學作家於其中。
□
今年春天,我曾在彰化師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向研究生講授這本《台灣文學三百年》,知道我有這個台灣文學歷史觀念的人還不是很多。
□
是為序。
--2010、07、04於鹿港寓所
※預約購買:金石堂網路書店‧kingstone.com.tw
您必須是成員才能發表評論!
加入 台文戰線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