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新聞網」四月五日將暢談《台灣文學三百年》
◎宋澤萊
單元:新聞大解讀
時間:四月五日﹝星期二﹞
20:10-21:00
由宋澤萊於2011 三月 31 12:19am添加 — 無評論
《台灣文學三百年》裡的理論可以用在其他國家的文學史上進行研究嗎?
◎宋澤萊
《台灣文學三百年》裡的理論可以用在其他國家的文學史上進行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可行的!
不過你必須先能知道《台灣文學三百年》裡的一切修辭法,如此,你的眼光才會銳利,得心應手。
底下,我以唐朝將近三百年的詩發展史為例,將綱要羅列於下,你能看出當中的奧妙嗎?
□
唐代詩歌史的四季變遷現象
◎宋澤萊
1.春天傳奇詩時代: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後,邁入了開疆拓土的時代,詩人充滿時代的自信,不斷歌頌了英雄,甚至認為自己也是英雄。描寫勝仗的邊塞詩成為文學的主流。詩人寫詩好像發表激動的政治宣言,氣魄雄偉,文風浪漫壯麗,詞藻充滿動作詞,善用比喻和誇飾。此時,正是人類企圖征服周圍環境、掌控環境的時代。
□…
繼續由宋澤萊於2011 三月 30 11:30pm添加 — 無評論
《台灣文學三百年》
自序:另一種台灣文學史的新觀念
◎宋澤萊
在70年代初期,我就讀於北師大的歷史系,修過王聿均先生的「歷史哲學」的課程,曾接觸過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這本書。對於20歲出頭的學生而言,想要理解這本如此誨暗、神秘的書籍,事實上是有所不能的;因此,在上課時不免都在似懂非懂中度過。
□
不過,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幾點是:理解了史賓格勒將各大文化﹝比如印度文化、西方希臘羅馬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日耳曼民族西遷後西方文化﹞分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個階段,每個文化由春季興起,到冬季凋落,都歷經神秘的1400年之久。最令我驚訝的是,史賓格勒列出了每個「季節」都有一個文學主流與之對應。比如以日耳曼民族西遷後西方文化而言,春季的文學就是「尼布龍之歌」等的騎士文學;夏季的文學就是文藝復興時期佩特拉克等的文學;秋季的文學就是哥德等的文學;冬季的文學就是易卜生等的文學,每種文學所表現的「靈魂意象」「生命感受「世界觀」「道德觀」都不相同。它初步給我的印象是:同一個文…
繼續由宋澤萊於2011 三月 18 11:25am添加 — 無評論